第112章 洋巨头掀桌子(第2页)

 

“您说,这烧炉子,跟咱们小时候在田埂上烤红薯,是不是有点像?火大了,外面焦里面生;火小了,半天不熟还费柴火。”

 

苏教授接过烟,点上,猛吸一口,被呛得咳了几声,哭笑不得:

 

“你小子,都什么时候了还烤红薯!”

 

但他浑浊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光。

 

烤红薯……密封……火候……

 

“小王!”苏教授突然喊道,

 

“去,把备用的氧传感器找出来!炉膛分段,每段增加监测点!还有,进气和出气阀门,再给我精调!”

 

“好嘞!”

 

……

 

日子一天天磨过去。

 

汗水湿透了工装,又被体温焐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一个年轻技术员,看着又一批报废的料,眼圈一红,悄悄抹了把泪。

 

“小心!”

 

孟远一把拉开一个差点被高温炉门烫到的工人,自己手背却蹭红了一块。

 

血珠渗出来,混着灰尘,很快凝固。

 

每个人都瘦了一圈,脸颊凹陷,但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却越来越亮,像淬火的钢。

这样的场面一天天重复,直到三个月后。

 

远新新能源,中试车间。

 

“轰”崭新的推板窑吐着火舌,热浪滚滚。

 

一盘盘黑黢黢的粉末,像刚出锅的芝麻糊,被小心翼翼地送进窑口。

 

再出来时,已然“镀金”成功,泛着幽幽的金属光泽。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带着点甜腥气的金属味儿。

 

赵建国深吸一口,脸上皱纹舒展:“成了!这味儿,错不了!”

 

隔壁中心化验室,进口仪器嗡嗡作响,像一群勤劳的蜜蜂。

 

打印机“唰唰”吐出一张张报告。

 

技术员小李捏着几张纸,手都有点抖,一路小跑过来。

 

“孟总!苏老!赵工!”他声音都变了调,

 

“数据出来了!纯度、晶型、颗粒度……全线飘红!比实验室最好数据还高一截!关键是,您看这几批,数据稳得吓人!”

 

孟远和苏教授几乎是同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夺过那张薄薄的纸。

 

两双眼睛,像饿狼扑食般,死死盯在那几行数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