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能源核心?钴酸锂!

接下来,就是技术活儿里的技术活儿了——配料、混合,最后高温烧结!

 

想整出高性能的钴酸锂,锂源和钴源的摩尔比,那得卡得死死的!

 

行话叫化学计量比!

 

通常锂还得稍微多那么一丁点儿,为啥?

 

高温烧结的时候,锂容易“溜号”,得给它留点富余。

 

孟远插了句嘴:“苏老,这玩意儿就跟咱做饭似的,盐放多放少,那味儿可就差远了!”

 

“你小子,比喻倒还贴切!”

 

苏教授笑骂一句,继续指挥,

 

“一旦锂钴比例跑偏,最后出来的东西里就容易掺杂质,比如没反应完的碳酸锂,或者不该有的氧化钴,那电化学性能,一准完犊子!”

 

两种粉末原料,还得想办法让它们……“亲密无间”地混合均匀!

 

要是和稀泥一样瞎搅和,烧的时候反应不透,出来的晶体乱七八糟,性能照样打骨折。

 

实验室里,钱敏和小王他们屏气凝神,把称好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钴粉末,小心翼翼倒进高能球磨机。

 

孟远在旁边看着,心里嘀咕:

 

“这炉子可是我花大价钱,从国内一家老牌电炉厂那儿定制的,温度最高能飙到一千多度,炉子里的气氛还能调,氧气、氮气随便换。可不能给我掉链子啊!”

 

高温固相烧结,这可是合成钴酸锂的……核心大招!

 

这过程中,碳酸锂和氢氧化钴、或者它受热分解出来的氧化钴,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变成那种有着特殊层状晶体结构的……钴酸锂!

 

烧结的温度、爬升速度、保温时间,还有炉子里的气氛,

 

哪一样没弄好,最后出来的东西的纯度、颗粒长啥样,全得受影响!

 

苏教授带着团队,参考了国内外能找到的少的可怜的公开文献,加上自个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捣鼓出了一套初步的烧结工艺参数。

 

然后,就是……熬人!纯熬人!

 

炉膛里的温度,在程序的精准控制下,慢悠悠地往上爬……

 

几个钟头……

 

十几个钟头……

 

实验室里的人,个个都像被点了穴,大气不敢喘一口,眼睛死死盯着烧结炉上的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