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给第一,老天爷都不答应(第2页)

 

“这份申报材料,不单是要报上去,还得让那些评审领导和专家们一看,就忍不住拍大腿——”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和势在必得的自信:

 

“‘对!就是它了!远新,当之无愧!不给它第一,老天爷都不答应!’”

 

一声令下,整个远新公司,像一台瞬间被拧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齿轮飞速啮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

 

赵艳带着财务室的小姑娘们,加班加点,账本堆得比人还高,每一笔数据都反复核对,生怕出了一丁点儿差错。

 

赵建国和孙师傅,两个老将亲自挂帅,领着技术员们,把车间里的那些技术细节、工艺流程,翻来覆去地梳理、总结。

 

那些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操作,此刻都被赋予了“高科技”、“环保先锋”的光环。

 

苏振华教授,更是焕发了第二春,亲自坐镇,逐字逐句,指导技术报告的撰写和修改。

 

他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巧妙地用既显得“高大上”、又能让外行听明白的语言组织起来,

 

务必让评审专家一看,就能在三秒钟内抓住重点:

 

“远新这技术,国内领先!这环保贡献,实打实的,大得吓人!”

挑灯夜战,废寝忘食。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苦香,和泡面的味道。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却又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不到一个月!

 

一份厚得像小砖头,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报告,带着油墨未干的清香,新鲜出炉!

 

孟远捧着这份凝聚,全公司上下几十号人,无数个日夜心血的报告,身后跟着苏教授这位“技术定海神针”,

 

像一个即将奔赴沙场的将军,挨个儿敲开了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办公室的门。

 

汇报!孟远把口才发挥到了极致!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像个故事高手,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把那些冰冷的工业废渣,描绘成了一座座等待被发掘的“沉睡金矿”。

 

“各位领导,您可能难以想象,那些让无数大厂头疼,避之不及的‘麻烦’,在我们远新,却是宝藏!”

 

他指了指身后大屏幕上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