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我们的快乐必须要让人知道(第2页)

 旁边的人轻笑一声,“不普通的不叫高管,叫继承人、富二代。” 

 温时溪是第一次见到杜叶文,觉得她说话有点首,怕气氛尴尬,正想着要不要把场子圆回来,刘斐月自己乐呵地笑了起来,“是我不会说话,让各位姐妹见笑了。” 

 她说:“我换个说法,本人今年43岁,第一学历不高,毕业后打了很多工,什么美容啊、婚纱店啊、餐饮啊,基本上都做过。” 

 “做得很不开心。特别不开心。”她忆起往事,轻叹一声,“当时网络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心里知道要去改变,但是很茫然。\b!i·q¢i¨z*w¨w?.*c^o!m¨” 

 “我那会的做法不太道德,这里不建议也不宣传。” 

 她讪讪地笑了一下,“我专门给那些有入职培训的公司投简历,然后进去免费参加培训,每天混的那个饭盒,是三餐里吃得最好的。三个月时间,我在15家公司接受了培训,什么行业都有,最后在一家服装贸易公司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温时溪想啊,如果赵雅婧听到这段故事,估计得气晕过去。 

 酒店每个月花时间、精力、人力去做入职培训,结果培训期一过,一个个都说不来了。 

 她之前觉得可能是酒店行业太累了,吓跑了,没想到还有人是来混培训的。 

 “我自己就很喜欢衣服,购物欲很强,服装公司简首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个行业。一开始我只在仓库熨衣服、叠衣服,都是干一些体力活。” 

 “后面就抽空学习服装知识,慢慢地给门店搭配衣服,再到后来手底下就管理了一批人,前年在荷兰出差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叫‘服装图书馆’的东西。” 

 与常规图书馆不同,这种图书馆只要有“借书证”就可以借衣服。创办人的初衷是为了环保,鼓励大家都去借衣服,减少服装的生产和废弃。 

 当时刘斐月站在服装图书馆的玻璃橱窗前,想起了20年前的自己,爱美,想每天都有不同的衣服穿,可是存款不允许。 

 一个想法浮现在脑海中,她也要做服装图书馆。 

 如今的刘斐月经济自由,想买多少衣服都不在话下,但曾经很想尝试的风格也因为年龄和身材穿不上了。 

 她想让那些经济不太宽裕,又爱美的女孩能有一个不遗憾的青春。 

 刘斐月说:“每个月只要300元,根据信誉等级,可以从图书馆借走7至15套衣服。” 

 何雨虹说:“确实不错。现在的衣服太贵了,300别说7套,有时候1套都不一定能凑齐。” 

 杜叶文心里一酸,想起了自己刚进入社会那会,为了面试买衣服还被家里人骂的往事,“你这个服装图书馆在哪呢?” 

 刘斐月报了个地址,又补充一句,“都是些比较日常场合穿的衣服。”意思是没有适合杜叶文这种职业女性的。 

 杜叶文知道她的意思,开口解释,“我资助了个大学生,回头让她去逛逛。” 

 席间有人嘟囔了一句:“我也想过资助学生,但是吧,那种白眼狼的新闻看多了,怕不值当。” 

 “那我肯定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资助。”杜叶文抿了一口茶,“首先成绩得好,家里真的困难,她自己本人有心奋斗,要是一毕业就找人结婚,那我不如把钱扔进海里。” 

 罗兰茵是母婴产品企业的副总经理,她身上有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温和气质,但细看眼底又透着凌厉,嘴角微笑着,“如果大家都不结婚,那我们母婴行业就要倒闭了。” 

 她说:“现在网上有一波很可怕的声音,以前女人结婚在婚姻里低人一等,现在在网上都要低人一等了,好像一旦结了婚就要被推到对立面去审判。但凡在婚姻里流露出半点不幸福,就会被怼一句“活该,谁让你要结婚”。” 

 “从‘女人必须结婚’到‘女人必须不沾男才不算背叛女性群体’,难道不是刚卸下手上的枷锁,又给自己戴上另一副脚镣吗?” 

 温时溪赶紧拿起话筒控场,“杜女士大概是认为女人读这么多书,明明可以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一毕业就结婚太可惜了,毕竟婚姻对女人的消耗太大了,只有少数人能够平衡好。” 

 又转向罗兰茵,“如果有人从小就家庭美满,那她肯定会憧憬婚姻;有人看透婚姻的本质选择不结婚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