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归京和病重

景明十二年冬,山南东道前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位年轻男子头戴斗笠,骑着白马晃晃悠悠的走着,好像并不着急赶路。

 

一旁的农户老汉架着牛车,感慨道:“瑞雪兆丰年,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喽。”

 

男子呵呵一笑,“老人家读过书?”

 

老汉微微仰起头,得意道:“孙子放学回家总喜欢念叨着这些,说是先生教的,咱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听着像好词。”

 

男子伸出右手,借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

 

老汉儿子在工部当差,虽说只是一个八品小官,但日子一久,身上总带着那么点威严,他如今在家中都不太敢大声说话,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不嫌弃他絮叨的年轻人,怎有放过的道理:“公子口音听上去像是蜀地的,秋收之后来京城探亲?”

 

男子答道:“回家,外出游历一番,在剑南道停留时间比较久。”

 

老汉抚须而笑,“是了是了,少不入川嘛,老夫年轻时逃难去过蜀地,简直太安逸了,若不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也不想重回京城。”

 

男子正是沈舟,不过他一直没有离开剑南道原因,不是因为享受,而是由于路况复杂,总是走着走着转回原地,或是刚刚翻过一座山,眼前立马又出现另一座更大的山。

 

早知道就不该离开官道,是哪个王八犊子说险峻处往往藏着隐世高人的?

 

要让他抓着,非得把对方嘴巴撕烂不可!

 

老汉一路上喋喋不休,虽然总是责怪儿子太忙,没有时间陪着他和老伴,但眼中的自豪却骗不了人。

 

几代人都在土里刨食,好不容易出了个当官的,可算对祖宗有个交代,不枉费他当年下定决心送孩子去读书,就算再苦再累,也没有短过先生的束脩。

 

半个时辰后,可能是觉得自已这样有些惹人烦,老汉换了个话题道:“两年前齐王世子也出京游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或许又在某处调戏小娘子。”

 

对于京城和周边百姓而言,沈舟这个名字就是打开话匣子最好的引线,那些荒唐事翻来覆去说都很有滋味,反正宫里和齐王府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