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年代:徐工的憨媳妇儿31(第3页)

 全场哗然。

 这个数字,连 m国人都还没达到。

 *

 上京大学,陈教授办公室。

 “你想用稀土+纳米复合强化?”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理论上可行,但实验设备……”

 “我们可以土法上马。”姬小颂翻开笔记本,上面画着简陋的装置草图,“用钢厂的高温炉改装,沈红英能解决控温问题。”

 “那检测呢?没有扫描电镜,怎么观察纳米结构?”

 姬小颂沉默片刻,突然抬头:“用 x射线衍射反推,就像当年没有显微镜,居里夫人照样发现了镭。”

 陈教授久久凝视着这个曾经连三角函数都不会算的学生,突然笑了:“好,我帮你申请特别经费。”

 *

 次年春节,钢铁厂破例没有放假。

 试验车间里,徐卫东和工人们围着新搭建的“土法纳米处理装置”,那其实是个改装的高压釜,接上了钢厂自制的温控系统。

 “第 47次试验,开始!”

 钢水注入模具的瞬间,整个车间的眼睛都盯着那台嘎吱作响的记录仪。

 突然,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接着“砰”的一声。

 密封圈炸了。

 滚烫的蒸汽弥漫开来,工人们咳嗽着后退。

 徐卫东却站在原地没动,任由高温水雾打湿了工装。

 “继续。”他抹了把脸,声音平静得可怕,“今晚通宵,做第 48次。”

 老李张了张嘴想劝,却在看到徐卫东的眼神后沉默了。

 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执念,仿佛就算天塌下来,这个男人也会用肩膀扛着继续向前走。

 *

 次年秋,上京大学实验室。

 姬小颂的“土法 x射线检测仪”终于捕捉到了纳米析出的衍射斑。

 当模糊的图像显影在胶片上时,周雅文突然抱住她放声大哭。

 “我们……做到了?”沈红英的手指颤抖着触碰胶片。

 姬小颂没有回答。

 她望向窗外,金黄的银杏叶正纷纷扬扬落下。

 四年了,他们终于看见了纳米世界的门缝,而 m国人,或许早已在门后建起了宫殿。

 但此刻,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一条注定艰难,却真正属于种花国的钢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