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年代:徐工的憨媳妇儿31

回国后,红星钢铁厂。

 徐卫东站在重新整修的试验车间里,面前的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d国技术参数。

 工人们围成一圈,眼神里带着期待和怀疑。

 “从今天开始,”徐卫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不再靠‘差不多’炼钢。”

 他举起那支从 d国带回来的测温探头,“每一炉钢,温度必须精确到±5c,时间误差不超过 10秒。”

 老李皱起眉头:“小徐,咱们的炉子都用了二十年了,哪能这么准?”

 “那就改。”

 徐卫东指向角落里那台新安装的自动记录仪,“从今天起,所有操作数据必须存档,谁炼的钢,谁负责。”

 工人们面面相觑。

 这种严苛的要求,他们从未经历过。

 *

 同一时刻,上京大学实验室。

 姬小颂盯着最新出炉的实验数据,手指微微发抖。

 稀土添加量 0.03%的样本,抗拉强度终于突破了 980兆帕,离“长城四号”的目标只差最后一步。

 “成功了?”沈红英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

 姬小颂刚要点头,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周雅文手里攥着一份最新外文期刊,脸色苍白:“m国刚刚宣布……他们研发的新型低合金钢,强度达到 1500兆帕。”

 房间里瞬间安静。

 姬小颂的钢笔从指间滑落,在数据记录本上溅出一团墨迹。

 她们拼尽全力追赶的“1000兆帕”,在 m国人眼里,或许早已是过时的技术。

 钢铁厂的夜晚,灯火通明。

 徐卫东蹲在炉前,手里捏着m国钢材的简报。

 那篇报道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印着刺目的数据对比图:

 种花国的特种钢,连m国几十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

 “老徐,歇会儿吧。”

 林小梅递来一杯浓茶,眼圈发红,“大伙儿都尽力了。”

 徐卫东没接。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合影上,去年从d国回来时,他们意气风发地写下“赶超 d国”的标语。

 而现在,连 d国人都被m国甩开了一大截。

 “我们到底差在哪儿?”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d国带回来的钢样。

 突然,车间广播刺啦作响,厂长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全体技术人员,立即到会议室!部里刚发来 m国新技术的分析报告!”

 会议室里,空气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