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本地化策略(第2页)
营销方面,他们与营销专家艾米丽合作。艾米丽身着干练职业装,带着自信微笑走进会议室,在桌上铺开营销计划,兴致勃勃介绍:“即将到来的圣尼古拉节,是当地重要且欢乐的传统节日。我们可设计节日元素的产品包装,如以圣尼古拉、驯鹿或雪橇为主题,打造节日氛围。同时举办线下体验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感受产品与节日文化融合。现场设置互动环节,讲解产品与节日故事,增强消费者认知与好感。还能推出限量版礼盒,增加稀缺性与吸引力,激发购买欲。”方案获众人认可,大家随即讨论完善细节。
渠道拓展上,王强凭借敏锐商业嗅觉发现当地小众却潜力巨大的销售渠道。他在会上兴奋地说:“不能只关注主流渠道,这些小众渠道能接触特定消费群体,他们对新颖文化产品接受度高。像独立精品店,吸引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文化艺术集市,汇聚对文化产品感兴趣的人群。与这些小众渠道合作,能扩大产品覆盖面,树立独特品牌形象。”于是,王强带领团队与商家接触。与精品店老板沟通时,详细介绍产品特色与本地化理念,成功说服多家精品店尝试销售;与集市主办方洽谈,展示产品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处,获设展位机会,逐步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
语言沟通上,他们组建专业翻译团队,由资深翻译专家林娜负责。林娜在团队组建会议上强调:“翻译不仅是文字转换,要让文字富有当地文化气息,通俗易懂。翻译产品说明书注意专业术语准确表达,结合当地语言习惯;宣传资料要理解文化内涵,用恰当风格翻译,传达产品优势并符合文化语境。比如,国内俗语翻译需找当地类似表达,避免文化误解。”为保证质量,林娜制定严格审核流程,翻译稿件多次校对审核后才投入使用。
林瑶和苏墨密切关注每个环节,与各方紧密沟通。林瑶每日与项目负责人交流,查看卡尔草图提建议,和艾米丽探讨营销细节,关注王强渠道拓展进展,与林娜审核翻译稿件。苏墨从宏观把控策略方向,协调资源,确保各环节顺利推进。他与卡尔沟通设计与生产结合,和艾米丽商讨营销预算,关注王强商务谈判,与林娜探讨如何传达产品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