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游击队的借条(第2页)

 李海波表明身份后,被顺利引领至小土地庙边。 

 作为级别最低的神仙,土地庙一般都很小。就像现在这个土地庙,才一个多平方的面积,高度更是不超过两米,毕竟村干部嘛,办公场所寒酸一点很正常。 

 游击队员们看到牛车上满满当当的武器弹药,顿时欢呼雀跃起来,那股兴奋劲儿仿佛过年一样。 

 周正国摸着车上的武器,兴奋得两眼只冒光:“这么多枪啊,光机枪就有四挺,一挺捷克式、三挺歪把子,还有王八盒子……” 

 李队长和一位戴眼镜的青年走了过来,边走边说:“小李,这就是我们政委陈钢同志,和正国同志一样,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高材生、文化人!” 

 政委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李海波的手:“李同志,你这份厚礼,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我这就给你写借条。” 

 说罢,便找来纸笔,郑重地开始写借条,边写边念道:“今借到爱国义士李海波先生……” 

 “是李海波同志!”李海波立马纠正。 

 “对!是李海波同志!哈哈哈……”李栋队长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好!李海波同志!”陈政委神色肃穆,笔锋刚劲地写道,“今借到爱国义士李海波同志各式长枪八十三支、机枪四挺、王八盒子五支、各式子弹八千余发、手雷弹两百六十枚。所借物资皆用于抗击日寇侵略,待抗战胜利后如数归还。嘉定县抗日游击大队。 

 大队长李栋(签字) 

 政委陈钢(签字) 

 证明人周正国(签字) 

 1938年10月25日” 

 写罢,陈政委郑重地盖上了游击队的印章。 

 李海波双手接过欠条,目光仔细地在每一行字上掠过,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收起,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可是珍贵的传家宝,等日后老了,跟晚辈们讲述这段历史时,可有了有力的凭证。 

 “政委,这欠条我先妥善保管,待抗战胜利,我可要凭它来向你们讨要的哟。” 

 众人闻言,皆相视会心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