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
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
却说李翊领兵至仓亭,与袁绍决战。
李翊共将兵四万人,俱是劲卒,可战之士。
其中步兵有三万人,骑兵有一万人。
然李翊只将骑兵置于中军处,并不打算直接派上场。
他将望远镜取出,遥遥眺望袁绍军阵。
只见人山人海,旌旗蔽日,少说十五万众。
方知袁绍所言非虚,其能动员之兵力,实属可怕。
两军对峙,都等着对方先出招。
袁绍知道河南军士单兵战力强,所以并不着急派出军团进攻。
李翊率先出牌,下令道:
“张儁乂听令!”
张郃披坚执锐,大声应道:
“末将在!”
“汝即率麾下八百儿郎,出阵挑战!”
“喏!”
在接到军令之后,张郃即率本部大戟士兵,摆出方阵,阔步走了出去。
“高顺听令!汝即率陷阵营,亦布下阵势。”
“协助张将军守御!”
“得令!”
高顺领命,即率陷阵营一千八百人,同样摆出方阵。
与张郃的大戟士布下阵势军,共计两千六百人。
阵势的变化,早已惊动了远处的袁军主将。
传令兵飞马报给袁绍,言说李翊军已经派出一队方阵了。
袁绍即站在牦盖战车上,举目眺望。
“好雄壮的军士!”
袁绍啧啧感慨,心中已经笃定这支方阵就是李翊军最精锐的步兵部队。
因为这种披甲率,是不可能大规模组建的。
那么李翊既然摆出来了,袁绍说什么也得将它吃掉。
只是如何吃,却是袁绍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这支部队不就两千多人吗。
袁绍十多万人,对上这两千多人至于这么谨慎吗
其实这还是游戏思维作祟。
觉得自己只要有部队,直接平a上去就可以了。
我们说过,一支部队的士兵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通常披甲率最高的部队,就是战力最强的部队。
而这支战力最强部队往往是全军的主心骨。
一旦它被歼灭了,剩下的部队士气就很容易崩溃。
这就是李靖说的:
“譬如弈棋,两敌均焉。”
“一着或失,竟莫能救。”
现在李翊既是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也是把自己的“破绽”给暴露在了袁军面前。
袁绍眯起眼眸,沉吟了半晌,并未着急应对。
众将虽然无话,却也十分紧张,都在等待袁绍下达命令。
李翊也阖着双眸,不发一言。
两人虽隔着数里,但都在揣摩对方的心思。
“马延、张顗听令。”
袁绍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这支精锐部曲,说什么也得将它吃下来。
“汝二人各领一队骑兵,前去挑战!”
“得令!”
马延、张顗即率本部骑兵出阵。
袁绍又对乌维说道:
“请将军率本部勇士,掩护我军冲阵。”
由于土山一战先登营死伤殆尽,袁绍已经没有大规模的远程部队了。
所以袁绍请出了这队匈奴骑兵,以游牧之骑射,拉扯贼军。
“愿为袁公效劳。”
乌维手提长矛,马背游击弓,将矛冲身后一招,大喊一声:
“Дaвan!(冲啊)”
众匈奴骑兵齐齐发出阵阵呜哇的吼叫声。
命令一经下达,即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
“大都督!袁军进攻了!”
探马慌不迭地冲到李翊面前。
“……嗯。”
李翊紧皱着眉头,对陈王刘宠吩咐道:
“大王,就请您率本部蹶张士,分作两队。”
“各引一千五百人,伏于步兵方阵之后。”
刘宠一拱手,朗声道:
“乐意效劳。”
一顿,又道,“更乞借黄忠、蒋钦一用。”
黄忠、蒋钦皆是射箭好手。
此次决战,李翊也是从各部郡县征召回来了不少优质将领。
李翊欣然从之,命黄忠、蒋钦俱听候刘宠吩咐调遣。
二将领命,取来箭袋、长弓,下马入队。
刘宠命黄忠、蒋钦各领一队蹶张士,伏于门旗之下。
虽然人数庞大,很难完全隐藏。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骑兵已经冲起来了,是不可能中途停止的。
现在李翊与袁绍都各自打出了自己的优势牌。
接下来,就要看看谁的点数大,谁的牌品好了。
乌维将匈奴骑分作两队,待掐好距离之后,即命儿郎弯弓搭箭,朝着张郃的步兵方阵猛射。
右队骑兵射左队步兵,左队骑兵射右队步兵。
这也是游射的传统战法,即“左射右,右射左。”
之所以这样射,是因为正面好防御。
左边射右边,右边射左边,可以让正面、左面、右面、上面全部被箭雨包围。
大戟士军、陷阵营士齐齐举盾,上下左右无死角覆盖住全身。
砰砰砰!
箭矢如雨点般打在盾牌上。
虽然盾面宽厚,然仍有不少箭矢自夹缝中伸进去,正中士兵的眉心。
不少士兵倒在了地上。
不过靠着出色的防御,一轮箭雨下来,死伤算是极少的。
而当看着一轮箭雨下去,这队步兵方阵仍在前线坚挺之时。
乌维的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
事实上,
面对人家的全副武装,他们的骑兵想纯靠武力将之全部歼灭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是近战骑兵还是游骑兵,真正的作用是士气打击。
骑兵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速度快、力量大、震撼性强。
如果亲临战场,看到一大队骑兵排山倒海地向你冲来。
那个视觉效果将无比震撼。
所以许多步兵见着骑兵冲来,就容易心中生怯。
还没开打,就怂了打算跑。
但你越是想跑,就越能让骑兵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毕竟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人家还没开打,你就崩溃了。
不仅后面的骑兵要追着你砍,你自己人还得帮着踩你。
这就是骑兵打步兵能打出屠杀性效果的原因。
事实上,步兵摆下阵势之后,对上骑兵的劣势并不大。
但前提就是他们不能怂,必须得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老兵。
所以李翊在纠结了很久,才选出了高顺训练多年的陷阵营,以及随张郃征战多年的大戟士兵。
对于李翊来讲,最悲壮的角度,张郃、高顺将会成为他的“弃子”。
这些步兵敢死队,只能举着盾牌奋力向前。
只要他们能把袁绍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吸引出来,那他们的战略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场战役,骑兵部队是只能用一次的。
因为不止步兵有方阵,骑兵其实也有方阵。
一旦他们冲了,就失去了速度和阵型。
就会变成漫山遍野,参差不齐的骑兵单体。
这种骑兵单体威胁是非常小的,再多的骑兵也将变成一盘散沙。
其整体的杀伤效果也将大幅下降。
再把骑兵整合起来组在一起,会非常麻烦费时间。
所以骑兵的效果往往是省着用的。
在与步兵的对战中,恰恰是能尽量不用就尽量不用。
因为骑兵珍贵,最大的效果就是将对方的阵型冲散。
步兵没了阵型,单兵战力就更弱了。
所以在使用次数有限的前提下,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李翊通过这个布阵,就是打算诱出袁绍最强的那张优势牌。
即便你的王牌,把我这两千多精锐全部打死了。
但你的骑兵阵型也冲散了,你已经失去了你最大的那张优势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