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盖用韩 白之奇策,破袁军于乌巢,不(第2页)
许攸见李翊仅用两百人,便挡住了袁军两千人的攻势,又惊又喜。
对李翊佩服不已,忙问道:
“公何以知,袁军冲突不入”
“未知也!”
李翊一手按着剑柄,一手叉着腰,说道:
“今既为搏命而来,当得死于沙场之上。”
“躲人群中便能生耶”
话落,李翊掠过许攸,又对众人下令道:
“所有人听我指挥!”
“守住阵型,弩兵反击!”
李翊身边,仅五十名弩兵。
但他们却是从陈国陈王刘宠处,借来的蹶张士。
刘宠与李翊交情不错,慷慨相送。
这五十人不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膂力过人,俱能开强弓硬弩。
弩矢遮天落下,一连射倒数名骑士。
在弩兵的掩护下,两百名重步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步兵封锁住路口,弩兵在后掩射。
蒋奇等两千名骑兵,愣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许攸看得呆了,早就听闻李翊用兵如神,时至今日,才知世人诚不欺我。
其实啥叫军神呢
说好听点,
你能临阵不乱,从容应对敌军攻势,使手下人发挥出远超自身水平的斗志与战力。
说难听点,
就是你能够忽悠人。
你能够让手下那帮人死心塌地为了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前仆后继去挡人家的刀枪剑戟。
正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今日一战,
不论是袁军也好,盟军也好,全都忘却了生死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仗打到现在,也无关乎临场调度了。
仅看谁能够吊住那最后那一口气,不倒下去。
显然,李翊做得更好。
他再次施展自己高超的“魅术”,让手下那帮人临阵坚定挺住信念,去跟人数远多于自己的袁军死磕。
李翊能让这两百名步兵,踏踏实实的“等死”。
这就叫军神!
两军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和骨!
靠着这两百名“敢死队”的英勇牺牲,赵云、张绣等前部终于占据了上风。
乌巢守军奋战一夜,死伤无数,终于撑不住了。
“杀!”
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张绣阵中遇着吕威璜,大喝一声,一枪朔死。
公孙续领幽州铁骑一路骑射,早已将箭矢射完,便拔刀砍人。
混战之中,韩莒子被砍死于乱军之中。
淳于琼战马被射死,乃举刀步战。
他面、颈皆伤,浑身是血,四下里骑兵来回驰突。
淳于琼身中数枪,不得动弹。
赵云迎面驰来,淳于琼见此,举刀要砍。
被赵云一枪挑飞了兵刃,以枪身击打击肩颈,当场昏死过去。
乌巢之内,李翊军已完全占据上风。
李翊遂命张绣、公孙续领兵前去反击蒋奇部众。
只留赵云在营内收尾。
众骑兵顿时如水银一般,泄出大营。
蒋奇部众见一个个浑身是血的骑士,不要命的向自己冲来,顿时唬得肝胆俱裂。
不敢向前接战。
他们刚来,显然还没适应乌巢战场的强度。
这里面的人全是厮杀了一夜的战士。
其斗志之昂扬,意志之坚定,已经远超所有士兵。
众骑士不管不顾,只往前冲,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蒋奇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一时胆怯,勒马急走。
张绣催马赶来,挺枪便刺。
蒋奇措手不及,被张绣一枪刺于马下。
张绣与公孙续催兵围裹上去,尽杀蒋奇之兵。
此役,
以李翊军斩袁军九员将领,尽烧乌巢之粮结束。
李翊军大获全胜!
众兵士开始打扫战场,歇息战马。
李翊也得以喘了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一块石头上。
目中闪中精光,静静地望着火势,吞灭乌巢的粮仓。
大火已经烧的七七八八了,就算李翊就此撤军,袁绍也什么都救不下来了。
“跪下!”
少时,士兵押解着乌巢大将淳于琼过来见李翊。
淳于琼虽然兵败,但骨头倒是硬的很。坚决不肯下跪。
李翊面上罩了一层寒霜,冷声叱道:
“败军之将,见我安敢不跪”
此役盟军也死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跟李翊关系不错,亲如手足兄弟。
李翊当然伤心,但他不想在大胜之余,让弟兄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淳于琼睁着红目,狞声回道:
“吾主四世三公,汝乃一山野匹夫,黄口小儿。”
“也配让我下跪”
时张绣在侧,闻言大怒:
“大胆!”
“败军之将,还敢对郯侯不敬!”
话落,一脚踹向淳于琼后腿。
淳于琼应声倒地,痛苦不堪。
张绣这一脚力大,适才风中明显能听到骨骼碎裂的声音。
那淳于琼本就身负重伤,想是张绣一脚踹断了他的腿骨。
纵是淳于琼此刻想站也站不起来了。
李翊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凝眸望着跪在地上的淳于琼,沉声问道:
“汝道我山野匹夫,汝主屡世公侯,奈何今日败于我手”
淳于琼冷笑一声,叱道:
“胜负自有天地,汝自问天去。”
“何用问我乎”
哼,倒是块硬骨头。
李翊轻哼一声,冷冷看他。
淳于琼这厮受袁绍信任,缺乏远见。
但却很有骨气,也算是位忠臣。
许攸在侧,对李翊献策道:
“淳于琼乃乌巢主将,袁氏宿将,军中颇有资历名望。。”
“今既破乌巢,可将淳于琼首级发往袁绍大营。”
“袁营知晓,必然军心大乱。”
李翊从其言,即命斩淳于琼首级。
淳于琼破口大骂:
“许攸!背主之贼!忘恩负义之徒!”
“吾死之后,亦当化作鬼卒,与汝偕行!!”
许攸面色微有羞惭,厉声叱道:
“还敢大言,快快快!”
“速速推下去斩首!”
俄顷,人报淳于琼已被斩首。
李翊即命人将淳于琼首级装在盒子中,赍往袁营中。
其实,不管淳于琼是不是忠臣,他都必须死。
就算他能力很强,也得死。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
正如许攸所言,淳于琼守着乌巢,他身死的消息传回袁营处。
必能够震慑袁军,使得人心惶惶。
第二,
乌巢一战,纯纯的绞肉机。
不论是乌巢守军,亦或李翊所带来的生力军,都死伤大半。
古代打仗,其实很少有这种纯绞肉机式的作战。
大多时候,都是“比势”。
谁的势能没了,谁就会溃败。
而这种纯肉搏拼杀,在死人的同时,仇恨的种子也已经埋下了。
汉末这种以“子弟兵”为情感纽带的兵团,有着特殊的血缘纽带。
淳于琼作为主将,杀了他们这么多兄弟。
如果你敢把他招入麾下,必定会引起大量士兵不满。
所以你便会看到,
汉末很少有那种参与过绞肉机式作战,还能够被招到麾下来用的武将。
李翊杀淳于琼,除了震慑袁军之外,也是为了安定军心。
大家都希望看到淳于琼的人头落下,他们这么玩命儿不就是奔着这个战果来的吗
淳于琼既枭首送往袁营,众人又问李翊接下来该做什么。
李翊传令,先将乌巢剩下那一点点粮食吃了。
大伙儿就地歇整,等袁营生变之后,再做决断。
人是铁,饭是钢。
纵是铁人也得吃饭。
众军士鏖战一夜,杀敌时尚可用意志力强撑。
现在敌人没了,支撑自己精神头那股气也就没了。
故全军将士顿时变得疲惫不堪,两眼发昏。
大家其实都盼着能够停下来吃口饭,当真正听到李翊下达休息的命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