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抢人才的时候到了(求追读!)(第3页)

 跟隔壁老曹完全没得比。

 要想统领千军万马,只靠几个将军是不够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基层里提拔人才,但这需要时间的沉淀,老刘估计等不起。

 对于老刘和徐州而言,最无法承担的就是时间成本。

 那就只能用另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了,那就是直接征辟人才。

 这就需要广大的人脉,和出色的识人眼力了。

 隔壁曹操有荀彧,隔三差五就推举个人才过来。

 老刘身边人才还是太少了。

 “子龙和国让那边主公可以写一篇征辟表文,让他们快些回来,或许可缓人手之急。”

 李翊提议道。

 “彼二人刚去,短时间怕是不得回。”

 刘备挥了挥手,他甚至有些担心二人不会回来。

 尽管李翊多次劝他宽心。

 刘备微微一顿,犹豫一下,还是开了口:

 “常言道,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备有心治理好徐州,恨身边能共成大事者少。”

 “军师学通古今,晓得天下事,不知可有贤才向我举荐么?”

 呵呵呵。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

 备备想要人才直接说就行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即便刘备不问,他也会主动推荐的。

 “实不相瞒,在下这里正好有几位人才想向主公举荐。”

 “现在徐州人手吃紧,这几人各有其才,若得征用,当大有裨益。”

 三国的人才那真是如过江之鲫。

 趁着现在还是群雄割据的副本儿,赶紧把那些在野的人才能召过来就召过来。

 “好,请军师试为备言之。”

 刘备好整以暇,满怀期待地问道。

 “翊向主公举荐的第一位人才,乃徐州本地人士。”

 “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其人德才双馨,性格忠贞。”

 “兼之乐善好施,在乡里也是远近闻名。”

 秉着就近原则,李翊首先推举了鲁肃。

 这也是刘备目前最有机会征辟到的人才中,腕儿最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