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峰回

陆炳的到来,让整个府衙的氛围为之一振,原本人多势众的楚知府一方,顷刻间居然处于了劣势?

 

在这样的场合,真正比拼的往往是双方最顶尖的那几位高手,任谁都看得出来,陆炳可不是来帮泉州知府的啊。

 

“黄公公不在京城纳福,怎么有雅兴跑到这抗倭前线来了?莫非黄公公的武功又有了长足的进境,也想来找找那些倭贼的晦气吗?”

 

黄公公一口一个“陆老弟”叫着,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两人交情多厚呢,可陆炳却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生冷的很。

 

“哈哈哈,陆老弟,经年不见你怎得还是这般面孔?咱家可比不得你啊,虽说远离京师却早已简在帝心,更能够在如此大好江湖上逍遥。”

 

“咱家生来就是个劳碌命,此次南来不过是替厂公他老人家跑跑腿,看看下边这些孩儿们做事是不是有阴奉阳违的地方。”

 

“陆老弟今夜大张旗鼓的闯进泉州府衙,更是一副口含天宪的架势,莫非是在针对咱家的不成?”

 

陆炳冷若冰霜,黄公公却依然满面春风,甚至还向前走了两步,有意无意地将那位泉州知府挡在了身后。

 

别看黄公公打心眼儿里瞧不上泉州知府楚天雄,那也要分什么时候,擎云武功高则高矣,说破大天去也不过是个江湖人物,可陆炳则不然。

 

黄公公在皇帝身边待的够久,有时候对于陆炳所受的圣眷之隆,不免也有那么一丝丝的嫉妒。

 

以黄公公之聪明,自然能猜想到陆炳此时手上的圣旨,未必就真跟今夜之事有关,可是他能当面查看吗?

 

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他黄公公就算是没亲自做过,也总是有听说过的,他可犯不上为了一个泉州知府就跟陆炳闹的太僵。

 

护着归护着,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

 

东厂也好,锦衣卫也罢,都是皇帝陛下的爪牙,而黄公公未入东厂之前,在屁股就只能坐在皇帝的一边。

 

“黄公公何必言语挤兑陆某?本座入闽地一年有余,对楚知府的为人行事也颇有耳闻,今夜却为一事而来。”

 

“楚铭,泉州城西北四十里外的屠村之举,你可知道是何人所为?本座不喜欢那些弯弯绕,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

 

黄公公想替楚天雄挡横,可陆炳却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黄公公是聪明人,难道陆炳就是傻子吗?

 

他和黄公公都算年少成名,黄公公还大着陆炳三岁,两人在京师之中可谓一时瑜亮,二十岁出头就先后跻身一流高手行列。

 

只是,二人后来的发展各自有了偏重,陆炳的关注点放在了从军从政,而黄公公则隐身于皇宫大内,鲜有走到台前出风头的时候。

 

此次若非东南的抗倭变数甚大,远在京师的那位厂公大人,是决计不会将黄公公这位得力干将给派过来的。

 

这两人一内一外,都是被当今圣上看重之人,只要他们二人没犯下十恶不赦之罪,顶多也就是打打嘴官司而已。

 

因此,陆炳又怎会去跟黄公公照面?

 

泉州知府楚铭?他陆炳可是盯了很久了,这颗毒瘤如果不能拔除,整个闽地的抗倭就不可能一劳永逸。

 

“这个?......当着黄公公的面,楚某不敢欺瞒陆千户,屠村割耳、杀良冒功之事,楚某也是今夜才刚刚听说的。”

 

“方才这位云道长,以及与他同来的那位道长先后提及,楚某还想着天亮之后就立刻派人前去查看、取证、落实。”

 

“无论是何人所为,此等天怒人怨之事毕竟发生在楚某的治下,这监管不力的罪责楚某是不敢推却的。”

 

果然,泉州知府楚铭还真就来了个一推六二五,怀疑归怀疑反正死无对证,又没有完全推脱,不还认了个“监管不力”的罪责吗?

 

“好,此事本座事后自会细细探查!本座也希望楚知府是不知情的,否则,即便有皇公公的回护,本座也绝不罢休!”

 

“只是,云道长乃是应本座所请,才参与此事的查探事宜,既然楚知府亲口否认与此事有关,想来今夜也是一场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