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左耳(第2页)

 

“嘿嘿,说到酒钱,这次倒是贫道‘失策’了,听说已经有不少江湖人物往福建赶来,到时候你们可得多抢一些耳朵,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看到弟兄们一个个头上都冒汗了,擎云抬手示意驻马休息,恰好路旁有着一片树林,虽说规模不大,让他们这几十人遮个阳还是绰绰有余的。

 

“云道长,咱们应该到了安溪县地界,此处已属于泉州管辖,咱们在补给上可能会有些麻烦。”

 

这次北上泉州擎云却是从刘正风那里得到的消息,有一支不少于两千人的倭贼从漳州退回船上,然后再沿着海岸北上,意图在泉州重新上岸。

 

看来,倭贼也不是傻子,漳州这块硬骨头不好啃,他们要打算从泉州下手了。

 

毕竟这二十多天以来,除了擎云亲率的这支队伍,尚有不少当地的有识之士也加入进来,来带着整个漳州地界的军队也硬气了起来。

 

硬茬子留给擎云他们,其他的零零碎碎,拉着大队轰苍蝇的活计还是干的过来的。

 

擎云他们斩杀了七八百人,整个漳州其他地方全部加起来,斩首的级数居然也没比擎云他们少太多。

 

如此一来,可真算是难得的大胜啊!

 

后续的事情,自然有漳州当地的军政大佬们去操持,打仗不行,分蛋糕还不会吗?

 

反正擎云是不害怕自己这边的功劳被人吞了,每次战罢,除了让俞大猷给刘正风去一封军报,擎云又嘱咐章毅也给远在福州城的陆炳也写一份。

 

明面上,送往福州城的只是章毅的“私信”,毕竟自己在这里得了军功,到老长官面前显摆显摆也不为过吧?

 

可只有擎云自己知道,给陆炳那一封才是最关键的。

 

向大年和米为义也就罢了,俞大猷和章毅注定要混军旅、仕途的,有了这样实实在在的战功,将来也能走得更顺畅一些。

 

“章毅,你把自己那一队先让老俞帮忙带着,然后再带两个弟兄飞马赶往福州城,将咱们要在泉州的行动告诉陆千户。”

 

“你再给陆千户带一句话,就说我擎云请他来泉州杀倭贼——”


......

 

弟兄们有了折损队伍也就跟着缩编了,俞大猷不再直接带队,却成为整个队伍的副统领,地位仅在擎云之下。

 

章毅还是带着他那十名锦衣卫,只是考虑到他的身手在所有队长中是最弱的,擎云特意将田七调了过去,凑成了十一人。

 

剩下的向大年和米为义也各自统带十一人,整个队伍交给俞大猷操心,擎云就彻底成了甩手掌柜的。

 

其他,田七的个人实力要远在其他人之上,若是真细算起来,被斩杀的七八百倭贼中这位田大伙夫至少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可惜,擎云知道他志不在此,甚至主动要求擎云莫要在军报之中显现他田七的名字。

 

出了“镇海卫”,身边没有了刘正风那位一流高手在,擎云就找了个时间同田七密谈了一次,也终于搞清楚一个让他“疑惑”了很久的问题。

 

“七兄,你这胡子是怎么回事?你不会被人给......那个了吧?”

 

大伙夫田七,自然不是无名之辈,乃是江湖上让人闻名......唾骂的无耻淫贼,“万里独行”田伯光。

 

当擎云在“镇海卫”第一次见到田伯光的时候,就把他认出来了,天知道他为何能忍到现在才开口相问。

 

“哎,别提了!不是说‘一遇尼姑,逢赌必输’吗?可老子碰到的是个大和尚,竟然差点把‘本钱’都给输没了。”

 

也许是憋屈了太久,也许在田伯光眼中,擎云是他为数不多的江湖“朋友”,这话匣子一打开便开始了倾诉。

 

原来,去岁六月在衡阳城“回雁楼”一别,田伯光只身去追一个人,出了衡阳城一路向北,两人一前一后就跑了下去。

 

越是往前跑,田伯光越是心惊,前边那人的速度竟然不弱于他,一口气出去一百多里地,二人依旧保持着相应的距离?

 

若是换个旁人,也许田伯光就没必要再追下去了,费这么大劲去追一个大男人,这显然是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