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论剑(第2页)
“不想陆千户这样的大忙人居然也知晓贫道的名号?不过虚名而已,当不得陆千户一赞。”
看到对方如此热情,又冲着朱九公子这层关系,擎云也站起身来,甚至还郑重地行了一个拱手礼。
“哈哈,陆某也不道长、道长地叫你了,那样就显得生分了许多,直接叫你擎云好了。”
“擎云有所不知,数日之前,陆某曾经到过‘镇海卫’一行,在那里结识了一位昔日的江湖豪侠,如今‘镇海卫’的一名参将。”
“衡山派的刘正风,想来擎云你不会陌生吧?陆某与他一见如故,已经引为至交,他可是对你擎云赞赏有加啊!”
陆炳索性就在擎云的身旁坐了下来,高谈阔论的样子,仿佛擎云跟他才是熟识之人,反而将朱九公子给晾在了一旁。
“陆叔,您这也太‘过分’了吧?小侄这位拜弟乃是身在玄门的有道真君,您就算是再过热情,他也是不可能加入你的锦衣卫的。”
朱九公子有些吃味,明知道陆炳未必有招揽擎云之意,还是故意这样说道。
“哈哈,你啊你,在江湖上逛荡了这么多年,这性子倒是越来越‘泼辣’了?”
“来人,命人送一桌上好的酒席来,再到后院的酒窖去,将本座珍藏的‘福矛’取来一坛。”
被朱九公子一顿抢白,陆炳也不生气,甚至还故意咂摸了一下方才朱九公子所说的话。
如果真能将擎云这样的人物引入锦衣卫,他陆炳就算是豁出这张“老脸”去,也要动本向当今皇帝陛下讨要一个千户的官位来。
“‘福矛’酒?陆叔,您还真是大手笔啊!看来今日小侄算是沾了我这位拜弟的光了。”
“福矛”乃是福建本地的好酒之一,最早起源于福建建瓯,传说是有一位姓矛的人,在家中窖藏陈酿而成,成为当地名酒。
既然是陆炳这位锦衣卫千户特意珍藏的,那必然会是“福矛”之中的精品,不仅朱九公子欣喜,就连擎云也不禁有些期待。
说起来也怪,随着年龄的增长,擎云竟然对杯中之物有着莫名的向往,走到那里都恨不得将当地的美酒尝一个遍。
好在他只是好酒,远没有达到酗酒的地步,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做到浅尝辄止的。
......
“说吧,你到这里来见我,究竟有什么事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炳先将酒杯放了下来。
“嘿嘿,看来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瞒不过陆叔的法眼啊。”
朱九公子也把酒杯放了下来,可依然将一口“荔枝肉”送进口中,这玩意也是当地的佳肴之一。
名为“荔枝肉”,实则选用的是里脊肉,只是做出来之后形似荔枝而得名,酸甜可口、外酥里嫩。
“陆叔,小侄和擎云,昨夜走了一趟林家在向阳巷的祖宅......”
当着擎云和陆炳的面,朱九公子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其中不乏林家祖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对决。
只是不知为何,除了林家林平之和华山令狐冲,朱九公子并没有再说出任何一位的名姓,就如同他根本不知晓那些不速之客的身份一般。
而那么多人中,朱九公子描述最详细的,居然不是嵩山派的五大太保,也不是最终将“辟邪剑谱”裹挟而去之人,反而是那位先胜后败的蜡黄脸。
“‘辟邪剑谱’重现,看来江湖上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九公......子,这些年你在外边逛荡的也够久了,还是回京城去吧。”
“某家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在怀疑,前几日屠戮我千户所之人,就是你方才所说的那个蜡黄脸吗?”
福州城内外出现了这么多江湖中人,身为此地锦衣卫千户的陆炳,焉能不引起足够的关注。
尤其是在前几日,竟然有人单刃只剑,直接把他的千户所给挑了,三十七具尸首啊,到现在还在城外义庄里停着呢。
愤怒归愤怒,冷静下来之后,陆炳还是将心头之火压了下来,甚至连福州城的戒严都让人给撤了。
胆敢单人只剑挑了锦衣卫千户所之人,将福州城封了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