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练剑
“邓公子,您这一手‘周公剑’如今已经有了六成火候,比起您之前所用的‘五大夫剑’来也不遑多让啊!”
均州城外,关门山背。
一处天然的青石平台,大小足有三丈见方,一袭白衣的邓子陌刚刚结束了今日的晨练。
“哈哈,宋老过誉了!这一套‘周公剑’虽说只有十二式,可每一式都蕴含深意、变化无穷、威力巨大,非短时间内能够速成的啊。”
“邓某这三个月来虽说练得也算勤勉,却也仅仅领悟了一丝皮毛而已,若想真正融会贯通、登堂入室,恐怕尚需数年之功啊。”
邓子陌将长剑还鞘,神情却依然那般庄严肃穆,似乎还在回味方才那一式“周公剑”——“天如穹庐”。
这套“周公剑”乃是那位前辈所赠,刚到手之时并没怎么引起邓子陌的兴趣,毕竟那老妪虽说神秘却未在邓子陌面前显露过惊人的功夫。
可是,他今后若真想换个头面行走江湖,身上所会泰山派剑法自然是不能轻易使用的,有此“周公剑”未尝不是多一个选择。
两三日过去,邓子陌的伤好了七七八八,等他开始习练“周公剑”之时,才感觉到这套剑法的不凡之处。
怎么说呢?
邓子陌之前最拿手的剑法是那套“五大夫剑”,全套剑法招数古朴,却又内藏奇变,每一剑皆苍然有古意,乃是一位泰山派前辈观泰山上“五大夫松”一景所悟创出的剑法。
邓子陌下过十几个寒暑的苦功,单单以“五大夫剑”而论,整个泰山派都未必能找出几人在邓子陌之上的。
与“五大夫剑”相比,“周公剑”则胜在一个“奇”字和一个“快”字,出剑之奇、变化之快,远不是“五大夫剑”能够比拟的。
因此,邓子陌当真就听了那位老妪的话,在关门山上开始了闭关练剑。
当然了,前提是他从这位宋老的口中得知,擎云师弟一行已经离开了“净乐宫”,前往武当山拜见冲虚道长。
诸位师弟安然无恙,而邓子陌隐隐觉得,如今自己的功夫恐怕已经赶不上擎云师弟了,再上一趟武当山......
作为一个武者,邓子陌变强的心思愈发的迫切。
宋老?
就是在一旁观看邓子陌练剑的这位,五十岁出头,穿着很平常,模样也很平常,邓子陌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宋老是那位老妪离开的第二天到来的,自称姓宋可以叫他“老宋”,而邓子陌却恭敬地称呼对方一声“宋老”。
毕竟是那位于自己有恩的前辈派来的,邓子陌甚至发现这位宋姓老者同样身怀不俗的武功,此等人物居然以“下人”自居,邓子陌不禁对那位老妪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邓公子,我家小......主上说了,若是‘周公剑’您练得有了六成火候,就可以下山去了。”
“您之前想找的那个人,似乎已经离开湖广到了江南之地,邓公子若是还有意追查下去,不妨再到江南一行。”
这位宋姓老者守了邓子陌三个多月,除了替邓子陌准备日常饮食和应用之物,就是在一旁静静地看邓子陌练剑。
“周公剑”,宋姓老者也听说过却不曾习练过,知道这是自家主上赠给眼前这位邓子陌的。
对此,他不做评价,也从来不会就邓子陌练剑之事多说一句话,只是格外关注邓子陌练剑的进度。
“宋老,不知现在前辈她去了何处?前辈将如此高明的剑法赠与邓某,邓某不能当面拜谢总觉得受之有愧啊。”
在此处待了三个多月,外间所有的消息邓子陌都是从宋姓老者口中听到的,偌大一个武当派都没能找到那伙黑衣蒙面人,让邓子陌也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
如今,“周公剑”终于小有所成,邓子陌也有了离去的心思。
邓子陌口中的“前辈”,自然就是那位救他性命并将“周公剑”相赠的老妪,可惜自那日一别之后,那位老妪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