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尹繁的来电

 合同签订之后,许夏又好好招待了张真仕一顿午饭,山上的春笋己经到了尾季,不剩多少了,味道也缺了点鲜嫩,但他依旧吃得不亦乐乎。 

 走的时候,许夏将山上剩余的笋子搜罗了一下,刨出来三十多斤,一块给这位大客户带上了。 

 毕竟除了生意之外,今天这一趟,许夏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张真仕看着车上那筐白白嫩嫩还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笋子,顿时眯着眼笑得合不拢嘴,还答应许夏回去之后,要从自己收藏的古籍中将有关御田胭脂稻的记载都摘录下来,改天邮寄到这里,供她参考。 

 对许夏来说,这当然是意外之喜,网上可以搜到的资料中,对这御田胭脂米的记载相当少。 

 首先胭脂米的亩产量相对于普通水稻来说非常低,在康熙年间亩产不过三西十斤。 

 而且皇帝曾言“此米不可广种,免失其珍”,这御田胭脂米作为皇家口粮的象征,种植面积也相当少,核心胭脂米的产区只有8-10亩。 

 因此这珍稀的贡米一整年的产量也不过两三百斤,仅够皇帝自用和赏赐一些亲王重臣而己。 

 所以民间能够亲口品尝到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能记录在册流传后世的资料就更少了,恐怕只有一些皇家秘史、重臣官员私记中,才有提及。 

 所以张真仕这看似随意的信口许诺,实则相当珍贵,许夏心里也清楚受用得很。 

 将人送走之后,许夏便将两份价值不菲的合同送到钟林的办公室收纳归案。 

 钟林笑着接过来,忍不住感慨道,“夏夏姐,又签大单了,这才第二季度,咱们今年的纳税额恐怕就要冲到整个东青镇的首位了。” 

 许夏喝了口茶,挑了挑眉,“前有狼,后有虎,长江后浪推前浪,咱可不能骄傲,人家隔壁的物流园还在动工呢,不努力分分钟就要被干下去啊……” 

 她悠闲地坐在老板椅上转了一圈,看着窗外,不知想起了什么什么,忽然问: 

 “诶?钟林,你瞧外面,咱隔壁杨大娘种在门前的芝麻花好像开了,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