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他输了! 

 刘邦已经知道了刘备的结局。 

 最后的几句填词已经告诉了他,刘备失败了,最终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人世。 

 哀秭归蹉跌叹半身戎马。 

 到死心如铁。 

 转头空成败都付浪花。 

 “汉昭烈帝!” 

 “不错,不错!” 

 “能从一织席贩履之徒变成一位皇帝,你这位后辈确实有几分乃公的本事!” 

 刘邦又是自语又是感慨,算是对刘备的一生做出了肯定。 

 即使刘备最后失败了,大汉也没了,但能有这样的后代刘邦依旧感到欣慰,并且还带着羡慕。 

 看看你都死了一千八百年,王朝更迭,你的庙宇竟然还在,祭拜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乃公都不知自己是否有你这样的待遇! 

 ………… 

 督邮? 

 朕记得这是朕设立的一个官职。 

 刘恒在看到这句时就感觉督邮二字十分眼熟,稍稍思索了下,很快反应过来这确实是他为了监察地方官员是否有害民之举,这才设立的一个巡查地方官的职务。 

 所以这个督邮被自己的后辈给鞭挞了! 

 为什么要鞭挞他? 

 索贿吗? 

 刘恒可不是崇祯这种对外面事情完全不了解的深宫帝王,稍稍一思索就能猜出个大概,那刘备仁义到连刺客都不忍利刃相加的地步,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去鞭打朝廷命官? 

 所以肯定是这个督邮的问题了。 

 紧接着刘恒也一句接一句的看下去,几乎每一句他都能理解,不理解的可以结合上下文,然后就能猜出个大概。 

 这就是华夏文字的魅力。 

 看这些填词,刘恒跟看先秦时期那些史书并无区别,完全如同看后世的史书。 

 这篇史书记载的是刘备的一生。 

 从那少年豪气鲜衣怒马少年郎到为了大汉江山与天下乱臣贼子相斗,到不得不寄人篱下命在旦夕,再到得荆楚巴蜀之地成就帝业,最后被盟友背刺不得不起兵复仇,然后损兵折将郁郁而终。 

 “苦了你了孩子!” 

 刘恒一杯酒饮入腹中,似感慨似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