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刘邦的看法

 李世民和朱棣齐齐松了口气,他们本就对身后名有着魔帮的执着,执政之时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他比原本那个废物强太多,所以才拼命的将一切往自己认为最完美的方向去做。 

 原本他们还担心不管自己怎么做都逃不过这身后骂名。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没看到天幕的歌词已经向世人证明他们并没有错,更证明了他们在世的功绩。 

 这个时候就算立刻死去,他们也没有任何遗憾。 

 【跨骏马执锐披坚】 

 【盛世之愿】 

 【吐谷浑扣边那就杀得他可汗逃亡】 

 【复起兵攻伐高昌国王投降】 

 【灭高句丽将它国土纳入大唐国疆】 

 李世民再次大喜,他没想到自己未来的功绩竟然如此之高,打的吐谷浑可汗逃亡,灭了那高昌国不说,就连打的杨广三次打败损兵百万的高句丽也被未来的自己给灭了。 

 哈哈哈…… 

 高兴到极点的二凤陛下,差点就双手叉腰昂首大笑,好在他还记得身边还有自己的皇后在,可不能坏了自己在她心里的形象。 

 与此同时,李治跟自己的武后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的疑惑。 

 太宗灭了高句丽? 

 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不知道? 

 还有太宗灭了高句丽,那他灭的又是谁? 

 “这定是那后人填词填错了,陛下就不要与后人计较了。”武后反应过来莞尔一笑。 

 李治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怎么可能会为了这一句歌词就跟后人计较,再说他就是想计较也拿天幕里的后人没办法好不。 

 不过这个作词的后人有些不学无术了,难道连灭高句丽是谁的功劳都能搞错不成? 

 李治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哪怕是父子,可自己功劳就这样莫名其妙归了自己老子,他还没办法让填词的人改正过来,恐怕换谁都会郁闷。 

 【凛凛神威若烈日普照四方】 

 【亲率军五次北征保大明国内安康】 

 【征安南雄狮到处无人可挡】 

 这句不用想是唱那明太宗朱棣的。 

 李世民看到了那“亲率军五次北征保大明国内安康”以及“征安南雄狮到处无人可挡”就清楚知道这两句跟自己没关系。 

 不过他倒是很羡慕这个朱棣,当了皇帝还能亲自率军北征,还是连续五次,这要是换做自己还不被魏征这个田舍翁给喷死。 

 一想到魏征这个老喷子,李世民就感到一阵头大。 

 【疏通漕运助生产使国库有钱粮】 

 【四夷朝贡仰慕我神州气象】 

 【有才能又何必非要皇帝身为嫡长】 

 【鲜血铸就的皇位也能辉煌】 

 【盛世中问四方谁不惧我国威浩荡】 

 【丰功伟绩也不负此生为皇】 

 就这样又一首歌结束了,唱的李世民跟朱棣都有些飘飘欲仙起来。 

 这后人还是有眼光的啊! 

 李世民跟朱棣都满意的笑了起来。 

 尤其那句“有才能又何必非要皇帝身为嫡长”简直唱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恨不得立刻对天下人喊话。 

 看看都来看看,那所谓的嫡长子还不如我呢,要不是他们先一步出身成了嫡长子,就凭自己的本事哪有他们染指皇位的份? 

 “这两个人还真是蛮厉害的,看这填词对这两人的赞美,倒不是硬拍马屁,这是实打实的功绩!” 

 刘邦心中感慨,他没想到这两个同样是造反上位的太宗,竟然能有这样的功绩,这让他有些羡慕李世民跟朱棣的老子,他们是走了什么样的运才能生出这样有能力的儿子? 

 再想想刘盈那懦弱的样子,刘邦就感觉牙疼。 

 他的太宗……不太行啊! 

 先不论刘邦如何牙疼,听完这首歌的刘鸿忍不住想要看一看评论区,看看网友们对这两位的评价,看看这两位太宗的人气值到底谁比谁更高。 

 于是他操纵鼠标往下翻。 

 天幕外的古人都盯着刘鸿的操作,看着他那网页还能下滑也颇感意外,不过很快他们就被下面那一行行的字给吸引了。 

 (玄武门是政变典范,干净利落,不涉及任何无关人员,老板担当不甩锅,除了目标没有株连。瞧人家唐太宗干这个都能做成标准答案……) 

 (他只是死了两个兄弟而已,唐朝迎来了一位天可汗,历史有了一个贞观之治。) 

 (还有十几个子侄。) 

 李世民:“……” 

 长孙皇后拍了拍他的手,有着温和一笑示意自己没事,这件事做了就是做了,他不后悔。 

 不过他对这个天可汗很有兴趣,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那些未来臣服自己的草原人给自己上的尊号,就像隋文帝的圣人可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