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互不相欠(第3页)

 “晓曼,”许思叫了人来,“你仔细问问各位太太对衣服的样式、布料、舒适度、还有颜色之类有什么喜好,问得越清楚越好。”

 这段日子,许思每周给晓曼几人培训一节课,她现在也懂了许多,立刻拿了纸笔来,“凌太太,麻烦你们讲讲啦。”

 “不麻烦,我还以为啥大事呢,就这点小事。”

 几个太太被晓曼带去休息区。

 刘娇不乐意说:“许思姐,那张太太太讨厌了,自己跑千衣坊就算还老是拉另外几个太太去,不就是因为沈韵之每次夸她给她送小玩意,眼皮子浅。”

 许思看她给自己出气的样子,倒是暖心,“你呀,不用理她的,那些太太家中做生意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都是人精,表面功夫做做心里头还是晓得哪里好。”

 今天她们几个,除了张太太穿的千衣坊,另一个穿的别家的,其余几个太太衣服还是华新买的。

 许思没什么好担心,“再说,华新打开门做生意就不怕竞争,你难道觉得我不如沈韵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能啊?”刘娇急道:“我就是觉得她搞小动作,不光明磊落。”

 “无事,”许思捏捏她脸,觉得刘娇跟姗姗脾气蛮像。

 没一会儿,晓曼带着人回来了。

 许思把前头阿妈那边做的衣服拿出来,衣服是她画的稿子,天清一色的夏装。

 料子特意挑选过,有丝绸的、有棉麻的,还有时下比较时兴的泡泡纱。

 丝绸做了几条日常简单改良的旗袍,浅色 短袖或无袖,优雅精致,棉麻做短袖长裙子,文艺风格。

 比较麻烦的是泡泡纱,它是一种表面像气泡状凸起的棉布,做不好就会显得臃肿,但现在偏偏很多人喜欢。

 许思特意强调腰线和剪裁,选了些嫩黄、浅蓝的颜色,领口用类似西装面料的布料做领子,袖口也是,做出来倒是很俏丽,很学生气。

 “诶,这泡泡纱做得多好啊,我家闺女保准喜欢哩。”凌太太家有个女儿,十六七岁在读书,爱漂亮得很,“你们快帮我瞅瞅,黄色好看还是蓝色?”

 刘娇说:“凌太太,我瞅嫩黄色就好看,你家小囡活泼俏皮的太适合不过。”

 “得,就嫩黄色。”

 一共十几个样式,三十来套,几个太太跟不要钱似的,很快就瓜分得只剩几件。

 许思眉梢挑挑,有阿妈和吴嬢嬢她们简直太好了,这些样式只是以后日常简单的样式,放在现在却算新潮特别。

 不会带团队就会自己累到死!

 许思抿唇笑,送走了这群心满意足的太太。

 “晓曼,都记了什么,拿来我看看。”

 晓曼麻溜跑过来,“少夫人,我给你说吧,这狗爬字怕你看不懂。”

 “嗯,你说,”许思拿了纸笔坐下来。

 晓曼说:“凌太太讲衣服得颜色不能太跳,最好看起来让眼睛舒服……这个舒服是啥意思啊,咱怎么晓得啥样算舒服?”

 许思在纸上写,“色彩饱和度低,柔和、简单、温暖。”

 晓曼说:“衣服质量要好,纽扣盯牢,省的丢了找不到。”

 许思写:“备用纽扣。”

 晓曼又说:“布料要软,夏天一定要透气稀罕,有些裤子呢多点弹性,蹲下站起方便哩。”

 两人一个说一个写,倒是记了不少。

 “还说想要好看的包,咱们好像是没很多包。”

 这个许思早有打算,沪市现在的女人们一般都拿个小手包、珍珠小包,装不了几样东西,她能做的包可太多了。

 “好了,辛苦你了先去忙吧。”

 晓曼说好,放下自己狗爬字的纸,跑回二楼忙活。

 许思又仔细看两遍,心里有了数。

 不过富太太只能代表沪市很小的一个群体,更多的是女工、单位职工,普通老百姓,她们的需求更大更多。

 ……

 对面沈韵之,看着从华新出来的几人眉头面孔沉着。

 薛佳彤讲:“韵之姐,那张太太就是墙头草,你瞅她买了不少东西。”

 沈韵之冷笑:“让她买,等我们在展销会上有了名气,以后她们想买我们的都买不着。”

 “就是,我们家布料都运到了,还招了些做衣服的师傅,韵之姐你可以放开干了,肯定比许思强。”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