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连城之跨越阴阳的情缘(一)(第2页)

 连城拿到乔生的诗,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脸上渐渐泛起红晕,心里暗自欢喜:“这诗写得太妙了,不仅把图中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还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她迫不及待地拿着诗去找父亲,一进门就兴奋地说:“爹,您快看看这诗,写得真是太好了!”史孝廉接过诗,看了看,嘴上虽说写得还不错,可一听乔生家境贫寒,便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敷衍地点点头。

 连城心里可不乐意了,她是个有主见、倔脾气的姑娘,认定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从那以后,逢人就夸乔生的诗写得好,说乔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不仅如此,她还偷偷让家里的老嬷嬷,假借父亲的名义,给乔生送了些钱,说是让他买纸笔,专心做学问。乔生收到钱的时候,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想:“连城姑娘如此懂我,真是我的知己啊!”从那以后,乔生对连城更是念念不忘,时常在心里描绘着她的模样。

 可命运总爱捉弄人,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连城就被父亲许配给了一个盐商的儿子王化成。这王化成虽说家里有钱,可为人粗俗不堪,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乔生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就像被人当头一棒,整个人都懵了。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和连城明明那么有缘分,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可不管他怎么难过,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日子一天天过去,乔生心里还是放不下连城,常常在梦里与她相见。可没想到,连城突然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史孝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请名医,可都无济于事。这时候,来了个西域的和尚,自称有办法治好连城的病。他对史孝廉说:“要治好你女儿的病,需要一钱男子胸口的肉做药引。”史孝廉一听,虽说心疼,可救女儿要紧,赶紧派人去王化成家说明情况。

 王化成听了,眼睛一瞪,哈哈大笑起来:“这老丈人是不是老糊涂了?让我割心头肉,这不是开玩笑嘛!我可舍不得。”派去的人碰了一鼻子灰,回去把王化成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史孝廉。史孝廉气得直跺脚,没办法,只好四处宣扬:“谁要是能割肉给我女儿治病,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乔生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丝毫犹豫。他回到家里,从柜子里找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紧紧握在手里,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朝着史家走去。到了史家,他二话不说,“唰”地一下从怀里掏出匕首,猛地往自己胸口刺去。只听“噗”的一声,鲜血顿时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裳。周围的人都吓呆了,一时间不知所措。那和尚赶紧上前,从怀里掏出一些草药,敷在乔生的伤口上,给他止血。随后,小心翼翼地把割下来的肉捣碎,配上其他药材,给连城服下。

 说来也神奇,连城吃了药后,病情逐渐好转,没几天就能下床走动了。史孝廉看着女儿慢慢好起来,心里既高兴又感激,觉得欠了乔生一份天大的人情。他想,既然自己之前说过谁割肉救女儿就把女儿嫁给他,那就不能食言。可这事儿得先跟王化成说清楚啊。

 史孝廉找到王化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王化成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你这老东西,说话不算数!当初把女儿许配给我,现在又想反悔,拿我当猴耍呢!我告诉你,这事没完,我跟你没完!”说着,就要拉着史孝廉去衙门告状。

 史孝廉这下可犯了难,他又怕得罪王化成,又觉得不能亏待乔生。思来想去,他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请乔生过来。酒过三巡,史孝廉让人把一千两银子抬到桌子上,堆得像座小山。他满脸愧疚地对乔生说:“乔兄弟,都是我这老糊涂,给你惹了这么多麻烦。你看,这一千两银子你拿着,就当是我对你的一点补偿。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可别因为这事儿耽误了你的前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