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五十年代舔狗男配2

宋宣仔细查看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女主没有救他的命,但是给了他一口饭吃。

 就因为半块馒头,就把自己这命搭上了,她这馒头是黄金做的吧?

 再看他的家庭情况,宋宣便什么都明白了。

 原主的家庭关系有些复杂,原主有五个兄弟姐妹。

 大哥宋明、二姐宋秀、三哥宋贵是宋父宋友军和前任妻子生的孩子。

 四哥王博生、五姐王舒华,两人都是原主母亲苏小英和前任丈夫生的。

 两人一个鳏夫一个寡妇,在双方都失去伴侣后,经媒人介绍一起搭伙过日子。

 双方各有孩子,宋家房小人多,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些许摩擦,这非常不利于半路夫妻培养感情。

 苏小英为了在宋家站稳跟脚,让自己的孩子在宋家待得更自在一些,于是特意生下了原主,用孩子这个强有力的纽带,来维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和家庭的和睦。

 一般来说,原主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应该是全家最幸福的,上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疼爱,下有哥哥姐姐们照料,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

 原主的父亲以及爷爷奶奶对失去母亲的大哥二姐三哥更为偏爱,尽管爷爷奶奶其实挺喜爱原主这个小孙子,但由于之前与前面的三个孩子相处时间更长,感情也更加深厚,因此自然而然地会更在乎前面三个孙辈的感受。

 他们担心过于明显地表露出对原主的喜爱,会令其他孩子伤心难过,因此并没有在明面上特别关照过原主,只是偶尔给他塞一点吃的、塞几分钱。

 而原主的母亲认为小儿子拥有父爱,同时还能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

 相较之下,没有父亲也没有爷爷奶奶的儿女更需要关爱,所以她便把更多的母爱倾注在了他们身上。

 双方都认为原主有人疼爱、有人照顾,因此都对他不怎么上心。

 原主的出生其实没有缓和孩子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反倒因为他的降临使得双方都萌生出了强烈的危机感。

 无论是宋父前任妻子生的孩子,还是苏小英和前任丈夫生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弟弟是来抢夺自己的爸爸妈妈,因此非常敌视他。

 原主这个小可怜爹不疼娘不爱,哥哥姐姐们都对他十分排斥,长期处于这样糟糕的家庭氛围中,原主逐渐变得极度自卑且缺爱。

 女主的出现就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原主灰暗的世界。

 尽管女主给予他的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关怀,但对于如同溺水的原主来说,这无异于一根能够拯救自己的救命稻草。

 那时原主身无分文,没钥匙也进不了家,肚子饿的咕咕叫,从邻居口中知晓父母带着各自的孩子去外面下馆子,却完全将他遗忘时,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家门口。

 那一刻,可以说是他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刻。

 女主在那时递给他半个冷馒头,可想而知,能给原主带来多大的心灵震撼。

 -

 这本书的女主名叫谭薇,男主名叫盛一樊。

 男主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母皆是政府要员。

 家中共有三个孩子,而男主则是最小的那个。

 哥哥姐姐早已成家立业,男主复读多次没有考上大学,又不甘于平凡做普通工作,一直在城里招猫逗狗当大哥。

 最后拖到强制下乡时间节点,作为家里未婚未育没有工作的人只能下乡当知青。

 女主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后,她便跟随母亲来到了继父家中。

 在这个新的家庭里,女主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她的母亲为了维护自己在丈夫和外人心中的良好形象,于是亏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对继子女百般讨好,是人人眼中的好后妈。

 在下乡运动来临时,女主的母亲为了让丈夫不再整日愁眉苦脸,毫不犹豫地替女儿报了名,使得女主别无选择只能下乡当知青。

 就这样,男女主在农村相遇了。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相互扶持慰藉着彼此受伤的心灵。

 恢复高考后,男女主双双考上大学,创业、结婚、生子……历经磨难。

 从此,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原主只是在女主下乡时,提供钱提供物品,每月定时寄钱送礼的好心人。

 是男主招工回城后,将工作转给女主助她回城的好哥哥。

 是男女主生气吵架时,对她嘘寒问暖,提供情绪价值的工具人。

 ……

 -

 宋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脸凝重地开口问道:“马赛克,原主是被剧情操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