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脊梁(新内容3,二合一)(第2页)
陈不佑蹙眉,他其实并不太明白这种感情。
“那殿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其实更想问,难道也要全部坦诚的告诉小王公公吗?
赵熙沉默了许久,久到陈不佑以为不可能得到了答案了。
“离半年之期,也没有几个月了,接下来时间,就让我好好陪着他吧。”
陈不佑行了一礼,慢慢退下了。
之后有了赵凛在明处帮忙,陈不佑和冯有暗处协助,王朔出宫果然方便了许多。
连续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像从前一样,几乎都是在东宫陪伴着太子度过的。
甚至王朔私心里觉得,没了那些俗事的侵扰,他和太子的相处时间更多了,两人浓情蜜意,反倒更胜从前。
直到秋季的某一日,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往东宫去的王朔忽然听到了响彻皇宫的丧钟之声。
一下,两下,三下......
皇上皇后去世九下,后妃七下,只有皇子公主去世才是三下。
会是谁?
七皇子没事,六皇子正在屋里和七皇子玩,肯定也没事。
难道是疯了的五皇子吗?
还是长居宫外的三皇子?
不可能是天牢里的三公主吧?
很快,望仙殿里的人都被吸引了出来,王朔不知为何心脏跳的厉害,他手里还提着为太子亲手做的吃食,此刻只觉得浑身冷得发颤。
很快,报丧的小太监来了。
“前太子赵熙亡故,皇上特赦,准以皇子之礼下葬!”
王朔身子一软,手里的东西砸到地上,发出一声声脆响。
赵凛也冲出来,一把抓住那个小太监,“你说清楚,谁死了,怎么死的?”
报丧的小太监吓了一跳,磕磕巴巴道:“回殿下,是东宫里的废太子死了,奴才也不知道怎么死的,好像是,一直重伤未育,吃食跟不上,就死在,死在东宫里了。”
赵凛蹙着眉,简直就是胡说。
王朔都快住进东宫里了,怎么可能是这么扯淡的理由。
他内心一个激灵,回头看向王朔,两人几乎同时想到一个可能。
人丹。
*
炼丹密室内,风清子和赵璋同样贪婪的盯着炼丹炉。
风清子脸上浮着笑意道:“皇上莫急,太子的命格极好,这枚丹药想要炼好,还需要些时日,届时服下此丹,皇上的身体撑个七八年可能都没问题,毕竟太子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儿子,母子相聚,她怎么舍得伤害自己亲子呢。”
赵璋愉悦的哈哈大笑。
“很好,看来道长当初说得对,娶了这孟氏,朕当真是受益无穷啊!”
*
然而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继赵熙亡故后,中原再次爆发蝗灾。
经过一个春夏的繁殖,秋季的蝗灾规模极为恐怖,硕大的虫身成群结队的飞过来时,整片天空瞬时便黑了下去。
只是早前,中原旱灾加蝗灾,庄稼早就被糟践的颗粒无收。
太子虽然提出过救灾之法,但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根本就没有实施下去,所以秋季的反扑才如此猛烈。
它们吃光了中原,很快又往别的郡县蔓延,后来整个北方都受到了影响。
乌云所过,寸草不生,就连人都不敢出来,更遑论鸡鸭鹅了。
这样规模的蝗灾,已经不是靠生物力量可以轻易消灭的了。
不过是短短半个秋季,中原几大郡县全都被啃食殆尽。
年关将近却颗粒无收,大盛的真正灾年直到此刻才正式拉开序幕。
慢慢的,那首早就随着中原灾民埋葬的童谣再次响彻了中原大地。
“上不德,民受苦,女卖己,男饿死,孩子丢给野狗去啃食;土地干,蝗虫飞,不得粮,不长谷,上天七年不降一滴雨;去京城,等明君,一线生机靠自己......”
*
朝堂之上,赵璋怒斥着上奏的官员。
“旱灾来了就去求雨,蝗虫来了就去灭虫,缺粮了就开仓赈济,这点事还用朕教你们吗?你们拿着首破童谣跟朕磨叽什么,朕难道能求来雨,能变出粮食来吗?”
户部尚书出列道:“皇上,您说的道理微臣都明白,可是中原各郡的粮仓里面都空了,江南虽然富庶,但那是江夏王的封地,他们愿意卖粮,但却是天价,就算是倾尽国库,也买不起,救不了多少灾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