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爹娘,孩儿不孝了!(第3页)
“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戍边十几年都没回去,唉.......”
“天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而已。
别说是大唐了,就是咱们现在,戍边也是很辛苦的。”
“致敬了。”
“有种不太好的感觉,上次义父扮演李愿的时候。
虽然大唐一直有动荡,但似乎并没有对河西出兵的事情。
你们说,会不会.........”
“不可能!当年义父扮演耿恭的时候,三百将士守孤城,即便最后打的只剩二十多人 ,大汉也没有放弃义父他们。
这安西都护府足足有数千上万人,大唐怎么会放弃?
义父扮演李愿的时候,义父那是文人扮演,不是游山玩水,就是诗词歌赋。
没有边军的镜头是很正常的好吧。”
“不一样啊!大汉那会是巅峰时期,可以是大汉自汉武帝之后,就一直是巅峰时期,大唐这明显是走下坡路了。”
“所以耿恭是困难模式,这次是炼狱模式,估计义父是真没援军了。
不然的话,义父也不可能在第一年的时候,就自己锻造武器,铸造钱币的。”
............
大历四年,六月下旬。
在破开沙洲城后。
吐蕃军再次朝伊州进军。
沙洲还有西域兵协助守城,而伊州,却仅仅只有四百唐军。
仅仅一天不到。
伊州失守,刺史袁光庭战死,四百将士近乎全数战死。
仅有十余人,在袁光庭发现吐蕃大军后,就被他派去龟兹求援,这才幸免于难。
七月初。
吐蕃大军进攻西州。
西州城破,此时李琇璋战死,三百守城将士尽数战死。
而在此时,远在龟兹的陆远,才收到了伊州探马传来的情报。
当陆远率军前往西州的时候,半路上恰巧就遇到了从西州出来的吐蕃大军。
两军相遇之际,双方间隔不到二十里,这种情况下,避战已然没有可能。
(卡文卡的有点厉害,写作战场景吧,似乎又没有太多可写,因为前面写过很多作战场景了。
不写作战场景吧,几千边军在西域扎根,主打的就是一个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