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之后不过冮东

第251章 两次选择

农村孩子,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上学一般都比城镇的孩子晚,徐冰雅上高中那年刚满十六,而阮小山已经是十八岁的大小伙子了。

 天天坐在一张课桌上课、做作业,耳鬓厮磨讨论学业上的问题,共同坚守着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一个爱心泛滥,只嫌自己能力有限,付出的不够多,一个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来自异性的关爱,受宠若惊,恨自己无以为报。

 这样一对少男少女,天长日久之下,怎么可能不情愫暗生。

 不管怎样索要无度,父母给徐冰雅一个人的学费、生活费,无论自己如何节省,也满足不了她和阮小山两个人的需要,幸好所差不大,阮小山不用每个星期天都要出去打工,只须在寒暑假干两个月,就能基本补上缺口。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阮小山不怕吃苦,而且他孤苦伶仃,放假后也没地方可去。故乡值得留恋的事情不多,上了高中后,阮小山再也没回过大岭,每个假期都在打工。

 高二暑假时,阮小山在建筑工地上搬砖,被倒塌的脚手架砸伤了,包工头把他送到医院,交了住院费,又给了他点钱,然后就不闻不问了。

 阮小山两只手上都打着绷带,生活不能自理,他在县城又举目无亲,无奈之下,通过城里的同学,向徐冰雅发出求助消息。

 远在榆树坪的徐冰雅,向父母撒谎说学校组织补课,骗了笔补课费后,跑去了县医院,陪护了阮小山两周,直到他痊愈出院。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徐冰雅对阮小山的经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个比自己年长两岁,身世凄惨,经历坎坷,但却自强不自息,把强烈的自卑心化做不认命、不服输的动力,倔犟得有点神经质的大男孩,感情由同情发展到敬佩和崇拜,升华到迷恋和忠贞不渝的“爱”,向阮小山表白了。

 恋情不但没有影响学业,反而成为阮小山和徐冰雅学习的推动力,俩人互勉互助,成绩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都以最好的状态,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