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之后不过冮东
第140章 洗煤厂转产(第2页)
排查中,督导组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了几条行政命令,一是要求古城矿务局将下辖的非国有性质的小煤矿,半年之内全部关停并转,一个都不许保留。二是宣布关闭了三十多家安全条件差,开采范围和大矿井田距离比较近的小煤窑。
政府异常严厉的监管措施,导致古城地区出现了无煤可用,煤价暴涨的情况。
作为全省产量最大的煤炭主产区,古城县有大量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光是大型火力发电厂就有三座,正常情况下,仅仅这几个电厂的日耗煤量,就超过了一万吨。
从四月十一日开始停产,还不到当月底,古城境内所有煤矿的存煤,都被三个发电厂一抢而光,甚至各家贮煤场的地皮,都被电厂齐齐铲掉了一层。
飞龙洗煤厂是按单班生产,月产精煤一万吨的规模建设的,投产以来,由于只入洗了单一的炼焦煤,产能利用率连一半都达不到。改为三班生产后,只用了十多天时间,便把厂里之前库存的原煤全部加工了精煤,然后开始改洗动力煤。
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地质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不管大矿还是小煤窑,开采煤炭时,或多或少都会从井下运出一些劣质煤。
这些劣质煤不是没有利用价值,而是由于矸石含量高,发热量达不到电厂对煤炭质量的要求,没人要而被生产单位抛弃。
附近的煤矿全部停产,电厂买不到燃料,又不愿支付高昂的运费,从外地运煤进来,而且对于煤炭这种低价值的大宗物资来说,通过公路长途运输确实也不划算,于是它们打起了当地小煤窑,此前丢弃的劣质煤的主意。
从四月底开始,榆树坪周围的山上,刮起一股抢购劣质煤风潮,很多小煤窑堆积了多年,发热量在三千大卡左右的劣质煤,一时间成了抢手货,竟然每吨也能卖出二十多块钱的高价,让不少煤窑的老板,发了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