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之后不过冮东

第126章 还是有优势的

 古城县虽然距离省城比较远,但却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建城的历史超过千年,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全国大型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古城矿务局,经济基础比较好,群众手里有钱。 

 古城农机厂建于五十年代末期,是河西省为了贯彻中央政府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政策,确定的全省三大农机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当时的厂址在县城一角,占地面积一百亩出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古城县老城区的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一倍多,原来偏安一隅的农机厂,逐渐变成了老城区的中心,一街之隔,便是商铺林立,人头攒动的古城县商业大市场。 

 虽然农机厂由于经营不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停产,厂房设备租赁给了宋超他们,沿用以前的名称恢复了生产经营,但处于闹市区中心的地理位置,和在人口稠密的城区,难得一见的上百亩连片可开发土地的庞大体量,引起一些投资者的极大热情,不但向县政府投出了有意合作的橄榄枝,还各显神通,千方百计争夺农机厂改制工作主体合作者的地位。 

 王俊臣的身份,虽然从之前的主导者,变为现在的参与者,对农机厂改制工作的话语权大大降低,但他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比别人早一步窥知了各个竞标者的真实意图。 

 王县长来到我在黄河宾馆所住的房间,召集我和宋超研究对策,他神情凝重地说,自己对各家报送的改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能对我们构成威胁的主要有两家。 

 一家是市里某领导,通过县委副书记介绍的省城某文化旅游公司。他们的设想是,投资五千万元,和古城县政府合作,以当下最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把农机厂的旧址,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古文化街区,使之成为古城最靓丽的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古城观光旅游,从而达到促进推动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