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南国公子

第64章 下官也略懂兵法

 “冯源……” 

 许良念叨这个名字。 

 乾文帝当年拿下河西,为了尽快稳住河西之地,重用了不少河西官员。 

 但这些出身河西的官员不少与韩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兵部尚书冯源就是其一,其母族亲为韩国望姓之一的高姓。 

 这些官员就成了反对出兵伐韩的主力。 

 冯源眼见武将中有人出声,赶忙开口打断,就是怕伐韩呼声太高,难以抑制。 

 “陛下,我大乾与韩国关系速来亲善,且陛下登基时韩国也派使者来贺,此时若出兵伐韩,恐为列国诟病,说我大乾枉顾礼义,暴虐好战。” 

 “且大乾连年征战,百姓疲惫,若再行兵事,于国不利,于陛下也不利。” 

 “再者,妄动刀兵,非仁君所为……” 

 冯源话音刚落,武将中已经有人坐不住了。 

 胡禄讥讽道:“冯大人一个兵部尚书,居然不敢打仗,这当个锤儿的官?” 

 林北狂点头附和,“你当韩国皇帝是什么好东西,吴大人不说了么,韩国欠咱们大乾的!” 

 就连刘怀忠也点头,“冯大人,我等武将,不似你们文官动动嘴皮子就有俸禄。 

 若不对韩出兵,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报效朝廷?” 

 一直旁观的许良没有参与,他悄然瞥向萧绰,果然看到后者面色不善。 

 “这个冯源,名字起错了。” 

 许良暗自摇头。 

 前两次讲学都没议论出结果,女帝又让第三次开讲,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 

 不然何以各部堂官能不来的就都不来了——他们明知无法阻止女帝,便只能用这种方法表态。 

 只是这些武将吃了没文化的亏,开口闭口就是建功立业,在道义上就弱了几分,压根说不到重点。 

 能抓住重点的人不支持出兵…… 

 正感叹间,他察觉一道目光朝他投来。 

 正是女帝萧绰! 

 紧随其后的,是张居中。 

 许良心底叹了一声,女帝的大腿不好抱啊,到他“冲锋陷阵”的时候了。 

 “冯大人,你这话下官不敢苟同!” 

 许良起身,微笑拱手。 

 “许大人?” 

 冯源不由皱眉。 

 自许良献计解魏国之危后,他一直有留心这位女帝新宠。 

 可在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许良的表现跟其他浑水摸鱼的老臣一样,并无亮眼之处。 

 这也验证了一些朝臣的某些猜测:换国计并非许良想出,而是镇国公或者其幕僚想出来的。 

 估计原本镇国公是想着关键时候拿出来跟女帝邀功,没想到被迫拿出来救许良的命。 

 女帝拔擢许良做朝奉郎,就是跟镇国公暗中达成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