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灾荒(第2页)

 自从被推举为城主,扶苏工作算是相当勤勉,恢复制定法律、管理城市行政、执法调解民间争端,这些细碎的工作消耗着扶苏的身体和精神,让他暂时忘记了国破家亡的苦痛。而此时,张诚一句话,再次揭开伤疤。

 扶苏身边有很多儒生,给他灌输了很多仁德思想,告诉他三代圣王是如何无为而治治理国家,人民轻徭薄赋,不兴兵不侵略,人民歌舞逍遥。因为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扶苏多次和始皇帝发生冲突,反对始皇帝的政策,最后始皇帝无奈,把扶苏送到上郡的蒙恬身边,说是督军,其实是让他远离开咸阳朝廷,避免他影响皇帝的政策,也用这种办法让他远离那些儒生。

 “儒生说舍生取义,你自杀,可有一个儒者跟你去死?”张诚冷笑。

 扶苏沉默不言。

 “治国者,要对这天下万民负责,为了万民能够吃饱饭,不再流徙,哪怕杀死天神,也应在所不惜,区区名声何足道哉!”张诚叹息一声。

 这个时代的儒家,最擅长的就是用名声束缚执政者的手脚,这样做不仁、那样做不义、那样做不符合天道。偏偏就有傻子信了。

 执政三十五年的始皇帝是不会被这些话唬住,只有一生没怎么经历过大风波的扶苏,才会被这种谎话忽悠了。

 “难道人不该仁德吗?”扶苏苍白着脸。他知道张诚一直对自己并不怎么满意,但是张诚毕竟是张村的实际拥有者,还想方设法救下了自己的性命,自己对张诚始终也生不出什么敌意来。

 “人当然应该仁德,怜贫佑孤。但是仁德是内心的道德衡量,是行动的具体体现,口说仁德,行为却贪婪刻薄的人还少吗?听其言观其行。另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张诚轻声说。向下看去,却是在流民中已经有人倒下,有民兵上前探查,试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就高举起一个白毛巾,于是几个人带着草席过来,把那架已经瘦成一把骨头的流民的尸体卷起来,搬到远处的一个小广场一侧,那里已经有好几个这样的席筒。

 “城主,那些死去的流民,你认为他们的死,和我们有关系吗——是我们的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