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创意(第3页)

一名废品回收站站长,怎么有资格同各个大型企业平等对接呢?

所以李大勇只能依靠上级领导的身份作为掩护幕后推动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实施。

直至新春之后又过两个月左右,一切初步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吴文博的新职位任命随之下达,由首都某区商业系统调往阴山综合农场,担任革委会负责人,负责场内改造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农历三月初时,在废品回收站与几位学者共同调试组装成功五套柴油机。

四套24匹马力规格的机器和两套12匹马力规格的。

与此同时他着手制作的各类简易车辆也在逐步成型中,除了那些无法自制、需交外厂加工的零件,其他绝大部分工作均是由他自己动手完成。

期间张教授一干人深刻感受到了李大勇惊人的动手操作能力。

各种复杂的机床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般活跃灵动,一些看似极其困难加工的组件竟然能被处理得游刃有余,精度极高让人叹为观止。

基于现场条件有限,李大勇使用其中两台24匹柴油引擎组装了两辆爬山王越野型拖拉机。

一辆带有常规敞篷货箱,跟常见的拖拉机无异。

但另一辆车的设计就与众不同了。

李大勇把货斗改为车厢样式,并设置20座位。

悬挂和减震

林天昊也有一个独立的小帐篷,他这次准备得相当充分,甚至还带了一个小炉子来取暖。

这个小炉子比水桶还小,但功能很强。

林天昊在外面设计了一个水套,就是在火炉外再焊一层铁板,并在上下位置各留一截铁管。

用水壶灌满水,用橡胶管连接这两个铁管,再将另一端接到放在帐篷里的散热器上,这样简易的暖气系统就算完成了。

点燃炉火,很快水就被加热了。

热水上升后通过胶皮管进入散热器中,不久林天昊的帐篷里就变暖了。

同行的人们都看着林天昊的操作,对他的创意感到不解。

这玩意看起来确实很实用,尤其是在野外搭帐篷的时候。

在路过的县城,队长李文强找到一家小型加工厂,购买了一些材料,请林天昊帮忙加工更多这样的炉子。

这对林天昊来说不算难事,为了简化制作,甚至连水套都省略了,直接在炉膛里绕了几圈水管就好。

至于散热器更简单,只需用铁皮打造一个四方形的盒子,并留下必须的接口。

尽管林天昊的作品看起来粗制滥造,但大家试用后发现它还真挺好用。

之后,拖拉机和客车的车厢也被安装了这样一个供暖系统。

经过五六天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拖拉机一路状态良好,没出现故障,而林天昊“设计”的爬山虎也很好用,轻松应对各种路况,令包括周教授在内的人十分震惊。

即便是在泥泞的冰雪消融地带、被流水冲出的沟壑以及将近一米深的小河流,甚至重载车辆都能轻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