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出谋划策(第3页)

 拥有了这两款基础型号的原型机后,未来若要设计与生产更大功率的单缸柴油机或是双缸柴油机,便不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张浩然仅草拟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图,至于接下来的工作他已决定全权放手。

 毕竟此生自己不过是个高中生,实在无需事必躬亲。

 身旁几位皆为行业内的顶尖高手,只要顺着张浩然给出的设计思路,后续的问题自能迎刃而解。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会碰到一些经典难题。

 但张浩然打算在紧要关头再次“灵光乍现”,凭借脑中的经验解决问题。

 眼下废品站再次动工建房,这次建造的是一排用于办公的平房。

 如今几人仍暂借住在张浩然家里进行研究工作。

 即便大家不会长驻,但白天的研究进程却是不可间断。

 为了求得清净,张浩然最终妥协,将原来规划为职工宿舍的地方改建为这一排新办公用房。

 针对供暖问题,他近来正联合谢师傅共同安装暖气设备。

 无论是管道、暖气片还是供热锅炉,皆由张浩然亲自筹备材料。

 为此他再度数次往返轧钢厂与钢铁厂,“搜刮”了一大批废弃钢材用于建设。

 尽管这些物资都齐备了,并且通过伪造相关手续营造出是二分站点对点支持的假象,然而若缺乏足够煤炭燃料仍旧徒劳无功!总不至于真的依赖木柴取暖吧?这样的选择恐怕更加难以解释。

 想得到煤炭,便需要配给煤票才行。

 只是如若是用于锅炉供火,那么传统民用渠道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唯有像钢铁厂这般以工业规模消耗煤炭的大户才有办法获取批量资源。

 最初张浩然设想以粮食换取煤炭,可转念一想,大量粮食来源同样难以说得通,比煤炭的麻烦还更甚几分。

 于是这一困扰最终被张浩然转告给了王站长,请对方帮忙出谋划策。

 身为原大厂厂长,这类事情上的解决方案定远超普通人想象。

 果不出所料,王站长毫不费力即为张浩然解决了困境。

 北京城区内煤炭确实稀缺难觅,但当前他们所在地的优势得天独厚。

 二分站本身就依托数座矿区运营,修理装备过程中均使用煤炭折抵部分费用结算。

 现在站区内存储堆码如山。

 一个冬天,张浩然的小型锅炉预计只需数十吨煤炭而已。

 王站长估算即使五十吨也是九牛一毛般稀少影响不到整体供应,更不用说其中区区二十吨就能让整个院子暖意融融度过寒冬了。

 目前最大瓶颈在于:如何把这些煤炭运输到位。

 但这也阻挡不住老谋深算的王站长布局化解。

 当下借助资源优势,二分站分别以钢材换得了市政公司的水泥,又利用水泥和钢材从铁路运输处换来计划之外的部分货运车皮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