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尝鲜(第2页)

 对方补充道,“那次挺危急的,整个右肺被摘除……不过年前估计就能出院吧。”

 林然深表同情,并提议待其回家后一起登门探望。

 当然除此之外他另存有小心思,只是没有直接言明而已。

 接下来方晓云大致转达上级领导意见:

 近年来这类事件频发往往采取默许方式解决争议不大。

 尽管也存在诸多问题但从法律层面尚无明确禁令所以处理较为宽松……一般而言顶多是结婚之后一方后悔不办离婚手续,受害申诉者基本集中女方群体。

 而男方几乎零风险只涉及些许名誉损失罢了。

 话中蕴含倾向让林然捕捉到,“听你语气,是倾向于建议我帮忙王哥跑关系啰?”

 方晓云肯定答复同时阐述逻辑,“没错正好借机捞点实际好处,况且全程虚晃一招而已,又不用动真格!”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继而强调“无论未来如何操作主导权始终攥在手里嘛!”

 林然心里苦笑,我的顾虑并非害怕食言反而担心另一方赖上不撒手。

 再者万一强求离婚岂非更棘手?

 接着他又抛出一个关键疑问“话说我今年才刚满十九岁,这样年纪是否具备领取合法证书条件?”

 对方再次表现胸有成竹“除非特定岗位比如干部党员否则管得并不那么严苛啦!鼓励早婚嘛~大概十六七岁以上都可以啦。”

 林然不禁再次叹服,方哓云的知识面果然够广博。

 但旋即想到更为现实的考量因素:

 “喂你是怎幺掌握如此内幕消息的呢?”

 答案同样简洁利落,“也是询问赵二姐时候带出来内容啦。

 说穿了不过是约定时限内双方保持默契态度互不侵害罢了。”

 傍晚临睡前隔壁陈玲忽然串门找上了方晓云

 换个角度重新表述这个故事:

 更麻烦的是,她这种无法发声的情况,使得你提到的方法很难奏效。”

 李大庆点头附和,隐约明白了些端倪。

 如今的乡间,可供村民选择的发展途径确实少得可怜。

 眼前的这位,即便有能干的亲戚,想迁居城镇仍需动用这般权宜之计。

 李大庆细思片刻,觉着赵大娘所言大致可信,于是应承道:“行吧,这份忙我能帮。

 不过提前声明,最长半年,超期务必解约。

 并且这事不能仅靠口头约定,需签署书面协议。

 协议上得由她的亲人签名作保,确保真实意愿。”

 赵大娘起初喜形于色,但一听提及合同事宜,顿时面露难色。

 此事虽属双方自愿,并无违法之处,但从伦理角度讲始终有些争议。

 她的亲属皆为体制内成员,此类行为若留下凭证,怎会轻易认同?

 赵大娘陷入纠结:如直言不肯签约,则显缺乏诚意;而贸然签字,在场人皆清楚结果必然相反——亲属断无可能接受。

 此时,那位一直静默聆听的女孩忽然显得有些焦躁。

 似乎是话到嘴边却又因声带受损无法传达半点。

 “咦?小丫头你是不是有什么意见?”赵大娘对其不算熟稔,对举止也难以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