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一晚无事(第2页)
这份工作不容易得来,以后要好好为群众服务。”
“是的,请放心,各位领导,我会尽力工作,不辜负厂里和街道的支持帮助。”此时此刻,张阿强下定决心要认真做事。
他心中盘算,有了这个回收站,他就有了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机会。
虽然表面上属于街道,却归厂领导管理。
复杂的关系注定了回收站将来不会平静,然而这也同时保证了它的稳定。
酒席过了一段时间,李明想借机说另外一件事情:“王大哥、周姐、孙阿姨,我想跟您几位请教一个主意,可行不可行。”
“什么事?先听听看吧。”在座的都是干部,行事谨慎并不轻易应承什么。
“废品站有了,但我还擅长修理物品,像自行车、缝纫机,还有电风扇、收音机等都能修理。
我希望能改造一下房门,在南墙处开门,并挂起维修招牌,这样可以一边盯着对面回收站一边发挥手艺给人们解决问题。”
“你想同时经营修理店?你觉得忙得过来吗?”孙阿姨率先问出口。
“应该可以,废品生意能有多少顾客?总不能没人的时候干坐着等吧?拿着工资心里也不安嘛。”他说的是真真假假的话语,在场的大家都明白。
实际上八元的月工资太低了,是厂里最低一级标准,原因就在回收站几乎没业务。
这么闲还拿高薪资的话会遭到其他工人不满,因此他的工资也是全厂最低。
不过张阿强怎么会介意这种待遇?只要有了回收站,他的收入将源源不断,这就是他对开修理铺渴望原因之一。
……
林秘书明确区分了主次,“这事儿还是得孙副主任做决定。”之前张阿强所提需求属于街道范围的事情。
“这有什么麻烦的!已经设了个收购站,加个修理铺也无妨,统一走程序好了。”孙主任豪爽答应下来,认为增加一处便民设施不错。
于是“红星废品收购站”顺势变成了“红星废品修理回收站”。
两个字差异让张阿强具备合法收取修理费用资格,并且能够公开售卖废旧商品。
改建房屋却非这几人有权直接决定之事。
并非是他们不同意,而是院中居住众多住户需要考虑多方感受。
最后,孙阿姨告诉张阿强只要大家点头她就没异议。
晚上院子里召开会议讨论。
张阿林原本希望借机得到某个大爷承诺,可惜对方更加老练表示集体决策实则期待从自己这儿获得某些好处罢了。
他知道这些人想法很清楚。
利益可以谈,但如果只想占便宜那绝对行不通。
中午送走了这群人后,面对各种生活资料本子让他感慨国家当时确实贫困状况。
回顾前世经历又陷入思索中。
下午开了瓶白酒,吃完饭便去休息。
醒来时已经傍晚。
刚端上碗不久,外面就吆喝起来让大家聚齐议事。
刘大爷带头发言说:“新来张师傅想改变现状要在倒坐房东边墙上新开门窗征求我们意见。”
有人马上反对,“这样不行啊!要是晚上他忘记关门我们岂不是都不安全啦!”令他没想到最先提出异议的居然是吴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