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免费诊所(第3页)

张标回应:“白开水也很好。”

接着又介绍了陈国庆:“他是陈国庆,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位想要调他爱人工作的同事,现在有机会正好认识一下。”

陈国庆也赶紧补充:“向颖同志,我知道帝都的工作确实比宁阳好得多。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告诉我。”

向颖一时语塞,不知道从何说起,张标已给她解释过:陈国庆是个铁路警察,两地跑班,工作分配合理,因此希望向颖不要担心。

心直口快的杜娟代为解释:“陈国庆同志,情况这样:我听说向颖也是一名医师。

按理换一份工作没什么大条件,但是因为随军政策所限,那边的岗位已经满员,而向颖又不能不去工作。

如果你们双方愿意的话可以互相换个工作。

本来没想到这么巧,您爱人也是医职……”

这时,陈国庆明白了她们的意思,接话说道:“原来如此,其实我家爱人那里的情况类似——房子不是单位宿舍,但跟这里一样在老区里,不过是东北三间半大的平层砖瓦房,在二层楼上;一楼是仓库,住户较少,整体情况还可以。”

听到这儿,大家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气氛变得轻松许多。

二楼也是三间半,真正用来居住的只有一间半,另外两间被改成了小型药房。

我伴侣常常义务为院里的人诊断小毛病,毕竟这里的情况与铁路医院不同。

那边处理的大多是慢性病,疗程漫长,或者各种各样的外伤,很少涉及急性病症,因为急性病人通常直接送去急诊。

所以工作时间固定,假期也按时放行,所有疾病情况基本都在掌握之中,护士也能胜任护理任务。

为了方便大院内的人求医问药,我伴侣就在院子里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免费诊所,专门治疗一些普通小病,是否需要开药则是患者自行决定的事儿!

听到陈国庆这番话,向颖觉得十分满意,说道:“楼下的仓库就不能改造成诊室吗?我觉得二楼还是全部住人比较好!”

陈国庆点头表示认同,“当时我的伴侣开设的时候我们还不认识,当然现在结了婚,她跟我住在一块儿。

那边也就一直那样维持着,如果你想多住一些地方,上下层都可以安排。

只是下面相对潮湿阴冷一些,你如果想利用起来,或许可以考虑重新装修,并增加窗户来改善采光和通风条件!”

杜娟感到非常惊讶,“也就是说,你爱人分配的房子加上上下一共七间屋?”

陈国庆点点头回应:“没错,东北的房屋的确宽敞。”

杜娟进一步追问,“去了那里以后,房子不会被收回再换个小一点的吧?”

陈国庆苦笑着摆手说:“这在那边都不算大的房子呢,但如果是人数多就显得不大了。

若你们有钱的话,买个带院落的小院子或地皮自建房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