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顶级驭鬼者与渑(mian)池之会(1)(第2页)

 驭鬼者哪儿有不疯的,不疯的活不下去,越残酷的灵异时代就会诞生出越癫狂的驭鬼者,后人驭鬼者感叹于前人驭鬼者的自私偏执,却不知自己最终也会变成他们的样子,甚至是更加,到最后他们还能寻找到当初的自己吗,那又如何,回的去吗?回不去了。

 后人驭鬼者的低调与前人驭鬼者秉承谦虚的低调有所不同,因为后人驭鬼者的生存环境充斥着过载的危险与疯狂,并且后人驭鬼者的人生际遇充满了魔幻色彩,他们用那偷来的抢来的灵异资源壮大自身,丧心病狂的想法,贪得无厌的态度,假意求和的蛰伏等等,在这个满目疮痍的灵异时代就像是中世纪海盗们充满血腥与暴力的狂欢,在这场狂欢之中,束之高阁的灵异资源被疯狂的驭鬼者们啃食殆尽,颐指气使的老一辈驭鬼者们被开膛破肚,盘根错节的华国灵异圈被糜躯碎首,过于残酷的灵异时代不走向灭亡那就走向惨痛的新生。

 或许放在几百年前甚至更早,很多顶级驭鬼者的诞生都是悄无声息的,但随着华国灵异圈的上升渠道被逐渐锁死,内卷加剧,驭鬼者们不得不丧心病狂地使用肮脏手段了,他们开始变得就像是蛮荒时代嗜血凶恶的狞兽一般,用尖利的獠牙,厚重的皮甲来保障自己能够活下去。

 而使用这样的手段哪怕明面上有替罪羊的存在也会有蛛丝马迹的泄露,灵异圈中拥有占卜,临摹,窥视等手段的驭鬼者不在少数,使用了肮脏手段成长而来的顶级驭鬼者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而且华国灵异圈发展了这么多年,那些强大的高阶灵异力量老一辈驭鬼者们怎么可能会头绪全无呢?当然也不是没有堵住悠悠之口的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知情的人灭口,尽管说这么做可能有些残忍,但这却是最好用的方法,连带着那些使用占卜,窥伺等手段的驭鬼者一同抹杀就没有人敢说你不是了。

 也正因如此,很多顶级驭鬼者的发迹都是可以看到一些线索的,那些藏在暗处的顶级驭鬼者不是说说他们藏的好,只不过是就需要有明面上的顶级驭鬼者和藏在暗地里的顶级驭鬼者。

 因为你可以说驭鬼者不合群,但驭鬼者不可能和利益不合群,如果还不合群,那无非就是利益不够打动人心罢了。

 在常久安这个内卷极其严重的灵异时代之中,驭鬼者的价值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灵异圈对其的估值,如果驭鬼者不够背景出众或者说实力没有强大,那他只不过是高级一点的炮灰罢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庸驭鬼者,在深诣中庸之道的华国灵异圈中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中庸就意味着价值有用但不缺其数,不缺其数就意味着可替换,而可替换的驭鬼者,在本就驭鬼者基数如此之大的华国灵异圈中那可不就是廉价的存在么?

 而说到抱团取暖的灵异组织中的驭鬼者,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对立面了,抱团取暖的驭鬼者对立面是独狼驭鬼者,这一类驭鬼者大多无所牵挂,随心所欲,所以他们成长得也要比其他驭鬼者快得多。

 而说到这样的独狼驭鬼者,其实很多从民间走出的顶级驭鬼者在未发迹前都是独狼,原因无他,世俗的规矩与束缚会限制其的成长,毕竟驭鬼者想要从底层杀出,除去那些极少部分的运气极好的驭鬼者,大部分运气一般的驭鬼者他们都是拿不到这么多的优质灵异资源,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偷和抢,骗和买,而买这个选项可以直接排除了,因为在灵异圈中拥有极强灵异资源购买力的驭鬼者和这些底层驭鬼者有着天差地别。

 所以大部分后世的独狼驭鬼者成长所需的灵异资源大多来历不干净,而灵异资源这种东西,驭鬼者获取得越多也就被其异化得越严重,就像是赚黑心钱的资本家一样,而这种拥有海量灵异资源的驭鬼者为了维持其在灵异圈中的正常形态,就必须要做一些有利于华国灵异圈的事情,不然其随着灵异圈中觊觎其的组织势力越来越多,迟早会在灵异圈中群狼环伺的情况下被分之而食。

 就像是曾经王朝的皇帝杀贪官一样,墙倒众人推,在可以分一杯羹的时候永远不缺贪得无厌的家伙。

 同样,很多独狼驭鬼者都因为树敌太多而难以保全自身,这其中和他们过度掠夺灵异资源有着不小的关系,毕竟万一独狼驭鬼者实力不够是只肥羊呢?所以大部分参与其中的人或许和他没有什么直接的矛盾,只不过是想试试有没有利益可图。

 但作为独狼只要实力足够强,强到灵异圈中有半步顶级驭鬼者想杀你都要损失惨重的地步,那大部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半步顶级驭鬼者的地步这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华国灵异圈的顶级势力们都会默认你的存在,仇家再想要追究你也要掂量掂量了,毕竟当独狼驭鬼者实力到达半步顶级驭鬼者时,哪怕他不属于华国灵异圈中的任何势力,就单单是作为可雇佣驭鬼者,都可以为平定一方鬼患提供极大的助力。

 而说到鬼患,这是就是很久之前的时代的说法了,而现在的说法就是灵异事件频发,其实这两个说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老一辈驭鬼者更喜欢说是鬼患,鬼以多为灾,灾以多为患,此所谓鬼患,而每个时代的华国灵异中鬼患也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灵异时代中一切都在变化,更替的华国灵异圈,不断死去又不断涌现驭鬼者们,以及兴衰变换的驭鬼者组织和势力。

 而正所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曾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