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乱笔生辉
第349章 向右看!(第2页)
老百姓们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且庞大的大炮,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边鼓掌边议论纷纷,被这些战争巨兽深深吸引,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主席台上的丁伟、孔捷以及其他首长们。
看着这些大炮在阅兵式中一一亮相,内心同样震撼不已。
他们回想起上一次在训练场看到这些武器时的情景。
虽然当时已经觉得十分震撼。
但此刻在阅兵式中再次目睹,感受却更加深刻,更加震撼人心。
而记者程如诗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她一边震惊地看着这壮观的阅兵式。
一边不停地按下快门,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其实,不仅仅是她,特种团的宣传人员也手持相机。
在阅兵式的各个角落忙碌着,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相机是上次林枫从河原县搞回来的。
整个特种团的阅兵式,虽然仅由10支方队组成,参与人数并非众多。
但整个阅兵流程却庄严而隆重地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然而,这并非阅兵的终点。
在炮兵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之后,一支别开生面的阅兵队伍映入众人眼帘。
这支队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士兵方阵。
而是以顺花姐为引领,带领着一群百姓们组成的特殊队伍。
他们手捧小麦麦穗,镰刀,手持各种喜庆的道具。
一路欢声笑语,步伐虽显随性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缓缓从主席台前经过。
在场的首长和老百姓们目睹此景,无不兴奋异常。
大家欢呼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首长他们惊讶于阅兵式中竟还有老百姓的身影。
殊不知这正是林枫别出心裁的安排——群众游行队伍。
这一设计完美复刻了后世的阅兵传统。
即在庄严的阅兵之后,紧随其后的是生动活泼的群众游行。
生动诠释了军民同乐、和谐共处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