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众人的心思(第2页)

 那些战友们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亮剑精神,至今仍让他心潮澎湃。 

 他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同时他也为特种营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这是让他骄傲的兵啊! 

 赵刚的心中翻涌着万千思绪。 

 他曾在后方听闻前线战斗的惨烈与悲壮。 

 但直到加入新一团并亲历多次战斗后,他才真正亲眼目睹了八路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作为政委,他深知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而此次特种营庄重的祭奠仪式,却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 

 他回想起在京大读书时,曾聆听过的那些西洋乐曲。 

 它们旋律优美,却似乎难以触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另外他在后方读书抗大的时候。 

 虽也有许多音乐人为百姓和士兵创作或者表演鼓舞士气的音乐。 

 如《黄河大合唱》《大刀向鬼子头上杀去》等。 

 但赵刚觉得,这些音乐虽好也很激起斗志。 

 却似乎缺少了一种与华夏大地紧密相连的独特韵味,还不够接地气! 

 然而,自从来到特种营红山根据地后。 

 赵刚被这里文工队的音乐和表演深深震撼。 

 无论是战斗前激昂的《大秦战鼓与悲歌》,还是昨晚那充满西北风情的《大得胜》。 

 都如此接地气,如此具有华夏音乐的独特魅力。 

 它们仿佛能唤醒老百姓心中深藏的华夏血脉,让人为之动容。 

 此刻,当《英雄的黎明》这首悲壮的祭奠吟唱曲响起。 

 赵刚看到现场无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都沉浸在深深的情感共鸣之中。 

 他意识到,这种音乐形式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悲伤。 

 更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无畏的力量。 

 这一刻,赵刚突然感到自己对未来的政治宣传和动员工作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通过这样的音乐和表演,能够更好地凝聚人心,激发战士们的斗志。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