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红旗渠 下(第2页)

 【一万年太久,以只争朝夕。爆破后的洞中烟尘太大无法工作,要是等浓烟自然散去,就得五六个小时以后才能工作,为了加速工程进度,铁姑娘们就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下深井赶烟出洞,用扇子、衣物等工具将烟雾扇出洞外,以改善工作环境。浓烟呛得铁姑娘们喘不了气睁不开眼,但他们不向困难低头,坚持战斗。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在当时条件下是有效的,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天幕下。

 明朝,林县知县谢思聪正组织着当地民众修水渠,目睹后世的林县人民以石代材、车拉肩扛,甚至孩童亦参与建桥,那是一个瞠目结舌。

 而后又见到女同志们以土吊车合力起石,有不少瘦小的妇女甚至悬在空中而毫不畏惧,尤其是铁姑娘们下井抡锤、装药放炮,更是颠覆了他们“女子不下深井”的传统观念。“此等巾帼,真乃神勇!”

 “她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

 “因为这些人不是被强迫拉去服劳役的”。话说完他们就反应过来,他们现在修这个谢公渠干劲也是十足的啊,但如果让他们去给大人物修宫殿修高楼乃至修皇陵,他们是不情愿的。看着天幕上的种种事迹,人们明白了这里面的区别,慢慢的说出一句话,“这的的确确是个值得铭记的时代”。

 【曙光渡桥,这是是个桥长550米,高16米,宽4.5米的巨大工程。刚开始建桥时,有人说,这么大的桥梁,光设计图纸也得八个月,没有钢骨、水泥和现代化机械,只靠两只手那就是3年也建不成。干部群众们根本不听那一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只用了短短的56天,就把这座大渡桥建成了。】

 【经过10年苦战,81位民众的牺牲,林县人民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152个渡槽,凿通隧洞211个,修建座建筑物,挖砌土石方共1640万立方米,用这些土石方造一条高一米宽4米的公路,可从林县出发,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

 天幕下,人们难以想象,普通人竟能凭借双手和简陋工具,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少信神佛的人习惯性的感慨道:“此等壮举,非神力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