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大修士快乐的裱糊匠

第269章 送酒杂役

韩国,大宛城。

 夜风清凉,盛夏之夜给人的体感竟有一丝微寒。

 这种感觉对于大宛城这座多灾多难的古城来说似乎也算正常,毕竟刚刚经历了战乱,又连遭两次瘟疫,原本有近三十万人口的大宛城在第二次瘟疫后期,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

 而这十万人则是不均衡的分布在大宛城内,以及城郊的两座小县城,用人口凋敝、满目疮痍都不足以描述整个大宛城的凄凉景象。

 凄凉的古城,十室九空,入夜后便显得格外阴森。

 不止大宛城如此,韩国的多数城垣也是类似。

 三年前,魏国对韩国发动的战争并非单纯为了抢地盘,而是为了灭国,对魏军来说,灭国就是杀人。

 杀光了,便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若非大周国和萃华宗强势介入干预,魏赵联军这一战便成了。

 但是躲过了战乱的百姓,却没有躲过瘟疫,两次大瘟疫,韩国死了八十万人,虽然总人口没有周国死的多,但韩国毕竟国力弱小,这个死亡数字对韩国来说也是相当巨大的。

 死人一多,阴气便重,阴物滋生,各种妖孽开始横行。

 大宛城百废待兴,可除了殡葬白事之外,没有一业能兴盛起来。

 因为吏治积弱,又没有银两,官府几乎都没有存在感,反倒是不少新冒出来的门派、宗府说话办事比官府厉害。

 原本在韩国国土上说一不二的凌云宗早已元气大伤,宗门内的高手有十之七八都在三年前与道门的对战中战死或被俘,连祖庭地脉都被人家挖走搬到大青山去了。

 重新恢复的凌云宗,那一点点有限的资源和人手都集中在韩国都城附近,即便如此,还需要萃华宗派一名长老来坐镇,哪里还顾得上位置偏远的大宛城。

 武道世家昆阳门的罗家稍好一些,战争之初就把家族的一半产业和人手都搬到南边的南楚国去了,到现在也没弄回来,也什么精力顾及大宛城,这里似乎已经成了三不管地带。

 越是三不管,就越有邪魅横行。

 郑九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查到了百道门的总坛,居然已经偷偷摸摸搬到了大宛城,在这段时间里,他连挑五处百道门的分舵,杀了四个分舵主,抢了三枚买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