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制造强国(第3页)

你们把人才推给企业,同时也可以推给我们,我们来进行人才申报,相当于你们挣两份钱嘛。

人才也是,一方面可以拿企业的工资,另一方面国家也会奖励他们。

当然,如果你们沟通到的人才,没有企业可以承接,我们会帮他们找公司落地,比如你手中只有医药行业的客户,如果人才是做半导体的,我们就会帮他推到半导体那边去,不会耽误他找工作。

我们毕竟是政府端,省内所有公司的名单我们都有,我们肯定能帮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落地的,实在不行也可以创业啊,我们都可以扶持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明白了,那这样还挺好的。”

“是的。”李海涛笑着说,“反正我们的出发点肯定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嘛,只要人才是真心想做事,我们肯定会帮他的。”

罗柔笑道:“真好,我们赶上好政策了!”

李海涛深以为然,“是啊,虽然说这个人才引进计划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也是这两年才大力开始推的,之前是我们自己在做,但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们现在打算找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合作,一起把这个事情搞好。”

“好的!”罗柔想了想,又问,“李局,我能冒昧问一下,为什么这两年才开始推呢?”

李海涛解释道:“凡事都有先后顺序嘛,之前忙着发展经济,现在总体gdp上来了,我们也要考虑产业升级了,产业升级靠的是什么?还是优秀人才嘛,你听说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吗?”

罗柔点点头,“听过,这好像是15年的时候李总理提出来的。”

李海涛说:“是啊,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当之无愧,但我们还不算制造强国,主要原因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在产业链上我们仍旧属于中低端。

所以,我们要在2015-2025年这十年内,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这里面有十个领域需要重点攻坚,比如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精机床等等,所以我们人才引进的重点也是这些方向。

当然,其他方向也可以,你们挖人的时候不用限制具体领域,往大了找,只要是人才,我们都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