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0章 可惜海子结了婚




                院子外的一声呼喊,顿时就让编辑部的所有编辑们,全都齐唰唰站了起来。



    “是作协那边来的信?”



    “还是巴老和钟老都写的?”



    “太难得了吧!一天之内,三位泰斗,都为了海子的这一首《一代人》写信而来?”



    “其实也难怪,这首《一代人》虽然不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么丰富和浪漫,但却反而能够用一句之诗,就引发许多人的共鸣。内涵丰富啊!”



    “我第一次看《一代人》的时候,你们知道么?我半夜流了一晚上的泪,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阳光从窗户射进来的那一瞬间,我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是的啊!《一代人》这首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你立马想起人生最灰暗的时刻,但是却又不会让你一直沉湎在过去的悲伤当中。



    希望!对!就是希望!光明与希望,是这一首《一代人》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



    ……



    编辑部内,大家虽然还没有看到巴老和钟老的信,却纷纷开始说起,自己对《一代人》这一首诗的额外感慨起来了。



    之前他们虽然都有讨论过《一代人》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但是毕竟他们都是这么熟的同事,大家多少会将真情实感给隐藏一些。



    可是现在,都忍不住,把看到《一代人》这首诗第一时间的反应和感受,全都给吐露了出来。



    “这首诗是真的好呀!”



    李英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是一阵暖暖的。



    脑海当中,突然就浮现出林火旺当初在招待所里念出这一首诗的那画面来。



    当时是下午,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他的脸上和身上。



    林火旺整个人,是那样的金灿灿,发着光,就这么永远地住到了她的心里面去了。



    《一代人》啊!



    不由得,李英也有点悲伤了起来。



    像林火旺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诗人,自己能够有幸结识,已经是滔天之幸了。



    她不敢奢求更多了,只是心中对于林火旺的妻子柳茹梦,有无限的羡慕与……一点嫉妒吧!



    下乡!当知青。



    居然都能碰到这样天才的农民诗人。



    李英不由得都有些后悔了,当初父母托关系,帮她找到《诗刊》这样的工作,从而避免了下乡。



    她觉得,自己会不会像柳茹梦一样,反而失去了一个结识一辈子优秀的另一半的机会呢?



    “哎呀!我在胡思乱想什么呢?林火旺这样的农民诗人,恐怕全中国都只有他一个吧!



    我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难道说,我不在《诗刊》工作,下乡去当知青的话,就能遇到林火旺这样优秀的男生了?”



    耻笑了一声自己的幻想,李英又将目光聚焦到现实当中。



    主编严辰已经到院子里,从作协的工作人员手中将信给接了过来。



    “哈哈!刚刚郭老的信,让我们大家都好生紧张了一下。



    这一次是巴老和钟老的信,大家就不用紧张了。



    但是,激动还是要激动的,这可是咱们国家近代最有名的两位文坛泰斗呢!



    我们《诗刊》所刊登的主打诗,能够得到两位泰斗的认可。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诗刊》的成功,是我们编辑部的成功,没有让大浪将金子给埋没了,我们终究还是把金子给淘出来了。”



    说了一番激动的场面话之后,主编严辰打开信封,从里面掏出了两页信纸来。



    同样两名文学泰斗也是惜字如金,一人就写了一句对《一代人》的评价。



    巴金巴老写的是:“用两行诗完成了一代人的精神自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微型史诗。”



    而钱钟书钱老则是写道:“在语言的炼金术中,将政治创伤转化为美学震撼。”



    这两句话的评价,都将《一代人》的文学价值与精神价值,都推向了又一个高度。



    “好呀!真的是太好了,下一期我们要不就做一个《一代人》的专题吧!



    再约上一些现代诗人,做一些关于《一代人》这首诗的解析与赏析。



    附上郭老、巴老、钟老三人的评语,绝对够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