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有狼!危险!危险!危险!!!!

 这一声激动的大喊,立马就把所有正烦躁的编辑们,都给吓了一大跳。 

 “李英,你喊什么喊啊!吓死个人了。” 

 “你一个刚刚入门的编辑,才加入我们《诗刊》不到两个月,能有什么鉴赏能力啊!” 

 “就是啊!李英,你还年轻,读过的诗还少。 

 什么诗这么厉害啊! 

 就让你能一口咬定,能火遍全中国?” 

 “对啊!李英,这种话可不能乱说的。 

 就是徐志摩再世,他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诗能火遍全中国的。” 

 …… 

 几个平日里和李英不是很对付的编辑,此时都呛声说道。 

 副主编田间也是皱起眉头,轻轻地训道: 

 “李英,年轻人也应该稳重一点。 

 如果你作为诗歌爱好者的话,看到好诗,这样激动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大错。 

 但你现在作为我们《诗刊》的编辑,你的审美和感官,就代表着我们《诗刊》的品味与水平。 

 如果随便一首诗歌,都能让你这样欢呼雀跃地喊着肯定能火遍全国。 

 在我们编辑部里还好,要是让外人看到了,会怀疑我们《诗刊》的整体诗歌鉴赏水平的。” 

 “可是……田副主编,我这……这首诗歌是真的好啊! 

 好到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称赞了。 

 真的!刚刚我本来已经昏昏欲睡,几乎都要睡着的那一刻…… 

 拆开了这封信,缓缓地读出了上面的诗句。 

 立马就感受到一种被希望灌溉,被幸福滋润的感觉。 

 这首诗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如此的温暖,是那种所有人都向往的美好。 

 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来说,非常的柏拉图,读完之后,让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充盈感……” 

 虽然被在座的这些前辈编辑们所质疑。但是李英却一点都没有退缩。 

 他反而继续侃侃而谈,将自己读到这首诗时的各种感受与体会,全都用唯美的语言给仔细描述了出来。 

 这样的底气,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手上的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以说,是他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的诗歌了。 

 甚至于,李英此时此刻都觉得无比兴奋与荣幸。 

 这样一首可以传世的诗歌,居然是从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辑手上挖掘出来的。 

 “嗯?不错啊! 

 不说别的,单纯是李英刚刚说的这些读后感。 

 就已经是一篇不错的诗歌赏析了。 

 只是,不知道这诗歌的原文怎么样,对不对得起李英这么精彩的读后感言了。” 

 主编严辰也被李英的话语吸引了过来,他点了点头,对李英说道: 

 “这样吧!所有人现在都把手头上的工作停一下。 

 李英,你把你刚刚看到的那首诗,当众朗读一遍。 

 既然你说这首诗能火遍全国,那就让在座的所有编辑,来当一当评审。 

 如果有半数以上的编辑,都认为这首诗歌的水平不错。 

 那么,我们这一期的主打诗就不用发愁了。 

 直接就用这首诗吧!” 

 主编严辰都发话了,自然其他的编辑,哪怕是再看不上新来的李英,也都闭上了嘴。 

 不过,他们的心里还是对李英充满着偏见。 

 一个新来的编辑,懂什么叫好诗么?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集体排斥新编辑李英,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她是新来的。 

 而是李英进《诗刊》是“走关系”来的,其他编辑都是从一些文工单位,或者本身就是有名的作家或诗人。 

 而李英这个小姑娘,却是以一个“文学诗歌爱好者”的身份,刚刚从大学毕业,就通过关系进入到《诗刊》工作。 

 这又如何能让他们这些老编辑们心服口服呢? 

 一个初出茅庐的丫头片子,就能和他们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审稿子,简直是拉低了他们这些编辑和文学艺术家们的格调。 

 他们正等着,群嘲李英这个“走关系”进来的新编辑呢! 

 然而…… 

 李英也感受到了大家质疑的目光,以及他们想要看笑话的心情。 

 可她却丝毫不惧,手拿这样的一首诗,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清了清嗓子,然后吞咽了一下口水,充分调动起情感来,然后用无比激情的声音朗诵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前两句念出来,平平无奇。 

 既不押韵,没有什么文字美。 

 也没有任何充沛的情感,听完以后,只得到了一个陈述的内容,并没有让在场经验老到的编辑们,起到任何的情绪波澜。 

 连主编严辰也不满地皱起了眉头来。 

 毕竟,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李英这个新编辑,竟然用这么一首平平无奇的诗歌,浪费所有编辑的时间。 

 “哈哈!我就说了嘛!一个走后门进来的,能有什么文学鉴赏水平啊! 

 就这两句话,我一天能写一百句不重样的。” 

 “浪费时间!你们看,主编脸色可不好,要发火了。 

 呵呵!就算你是关系户,主编可不管你有多大的背景。 

 该批评你还是会批评的,一会就等着看那李英,被骂得狗血淋头吧!” 

 …… 

 编辑们都听到预料中的诗歌,已经在心中给这首诗判了死刑,也把李英当作了真正的笑料来看。 

 然而…… 

 李英那不急不缓的声音,突然一下提高了语调,激情充沛地念道: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蹭的一下! 

 这一刻! 

 主编严辰立马激动得站了起来。 

 在场的所有编辑,原本的轻视和百无聊赖,也被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瞬间激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前面那两句平淡的“从明天起”,在这最后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对照下,立时充满了一种陶渊明般的田园诗歌空灵感。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口气,新编辑李英将剩下的诗歌全部有感情的朗诵完了。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有空插嘴评价。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敢小瞧这一首诗歌。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质疑李英的诗歌鉴赏能力了。 

 相反…… 

 此时此刻,所有的编辑,包括主编严辰都无比羡慕起李英来。 

 这样一首真的可以火遍全国的诗歌,是被她第一个一手挖掘出来的。 

 这是真正的从屎里淘金了,淘到了可以传世的金子啊! 

 “这首诗,我念完了。 

 诗的名字就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念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李英惊奇地发现,在场的所有编辑都好像被定在了那里。 

 大家都是一动不动,微微张大了嘴巴,无比惊讶与沉浸其中的模样。 

 等了好几秒钟之后,所有人才反应了过来。 

 主编严辰激动得猛拍了一下桌子,大叫道: 

 “就是它了!主打诗有了,就用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李英刚刚说的没错,这首诗是一定能够火遍全国的。 

 明明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觉如此清新与流畅。 

 充满画面感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在那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里。 

 希望! 

 幸福! 

 是真的从诗里的字里行间,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太美了! 

 我现在闭上眼睛,就好像马上就出现在海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