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耕地(第2页)

 朱元璋亦是说道,“一定要得到那些叫做红薯的东西!”

 永乐朱棣已经派人找到了苏得到传下来的红薯,现在正在进行试种,等到下一轮就可以扩大种植了。

 天幕一说,任谁都知道这样粮食的重要。

 同时他还去讯让郑和找一找那些夷人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所谓的土豆。

 宋朝时候,赵匡胤等人也打算派人去找一找那些所谓的高产粮食,一方面便是看看那个所谓的占城稻。

 占城稻在唐朝时候就传入了,也是宋朝的时候进行大力的推广。

 所以摆在赵匡胤面前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直接试种并且推广占城稻。

 而更后面一些的宋朝君主一方面则是派人去寻找红薯、土豆等粮种,一方面也让人研究高产杂交水稻,还更加关注后面所谓的‘化肥’。

 前面朝代的人亦是如此,首先是关注自己这个时候原先有的作物品种,挑选出高产的粮种,这个不是一时之功,但是利在千秋。

 除此之外,嬴政已经逐渐生出了用小麦一步一步取代黍和稷的想法,这种事情也要一步一步的走得稳重。

 知道自己的必死之局,嬴政觉得有些事情已经是被改变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自然还是有时间的。

 在良种这方面朱清谷已经将几种主要作物说得差不多,渐渐的也要转移到下一个因素。

 耕地。

 “……刚才我们说了如何让粮食高产,一个因素是良种,还有就是耕地、化肥等等。”

 “耕地如何影响粮食?其实也很简单,主要还是耕地面积影响粮食产量,但同样也有一些别的因素影响很深,比如说耕地质量,也就是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比较高。”

 朱清谷说的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要肥田,地小了粮食也少。

 在古代很多人便是有些叹气。

 到了任何一个王朝末期,都会转变成为阶级斗争。

 是地主和百姓间的斗争。

 基本上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有着土地兼并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