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墓葬史4(第2页)

 永乐时空,这天幕上提到殉葬妃子这件事情,原先朱棣也是想要承袭他爹的做法,但天幕出来之后,他猜到说不定他爹会改?

 反正这种事情朱棣坚持跟着朱元璋的步伐走,但是如果要提到靖难什么的,朱棣可就要委屈的说点什么了,他可是不服的。

 而在后面的仁宗宣宗的朝代看了看,还有什么可说的,那肯定是废除,总不能比朱祁镇的名声还要差吧?

 也不知道多少妃子对着天幕感恩戴德。

 哪怕是带发修行,做个长伴青灯古佛的尼姑也比去死好啊!

 一时间不少后宫女子都朝着天幕磕头。

 ……

 “从新时期时期的浅土坑,到夏商周的大型墓葬,是华夏人类的第一次墓葬演变史。”

 “这个时候的墓葬和建筑虽然比较宏观,但是并不算是精巧,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型、大型墓里出现了封土堆,夏商周时候的墓葬基本上没有封土,很多人觉得春秋时候的封土就是地下墓葬到地上的延伸,就像是更大型的宫殿建筑一样。”

 “这个时候的地下墓葬也有所变化,开始使用例如河卵石和木炭之类的建筑材料来模仿地上建筑,并且抛弃了夏商周时候的大而空的墓葬特点,开始变得精巧起来。”

 朱清谷又是放出了几张春秋战国考古墓穴的照片。

 让天幕下的人都可以看清楚。

 木炭是用来干嘛的?防潮啊!

 那河卵石和沙子就是防盗呗!

 “是不是很像地上的建筑了?那个时候地上的建筑已经开始出现瓦当这些防水排水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人都是信奉事死如事生,所以生前享受的荣华富贵都要带到地下去继续享受,不仅仅是墓穴的建设随着地面的建筑有所变化,就连陪葬品也越来越多。”

 “不过那个饿时候的陪葬品多为礼器,礼器的数量和精美程度直接反映了墓主人在生前的社会地位。”

 “最被大家知道的应该就是鼎!天子九鼎、诸侯六鼎等,不允许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