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道门双孙(第2页)
“孙文山那厮闭关前曾说——”
孙启迪折扇陡然打开,扇面上赫然是狂草的 “人定胜天” 四字。
笔锋凌厉,气势磅礴。
“华夏修士修的从来不是仙箓,而是这股敢把日月换新天的气!”
说罢,孙启迪足尖轻点,云纹卦象托着他如行云流水般飘至宇道身侧。
他伸出折扇,轻轻挑起少年垂落的碎发,赞叹道:
“小友的‘人能铸神’论断,确实十分大胆、有趣!”
宇道微微颔首,谦逊地轻声回应道:
“学生不过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孙启迪笑了笑,眼中满是肯定,说道:
“你刚才说的:‘华夏不是被神灵抛弃!而是神灵不敢觊觎华夏!’可真是说到老夫心坎里了!”
说着,孙启迪袖口的金线阴阳鱼突然游动起来,在宇道眉心投下一个微型卦象。
“小友方才讲八卦对应家族伦理,倒是颇合《太平经》家国同构之理。”
话音未落,孙启迪屈指弹向礼堂一旁的小型喷泉装置。
刹那间,喷泉的泉水腾空而起。
化作三百六十五条银丝,每条银丝都缠绕着不同的卦象。
在空中交织穿梭,最终在穹顶拼成一幅精妙绝伦的二十四节气图。
孙启迪手持折扇,一边在空中比划,一边侃侃而谈:
“看呐,这坎卦对应着冬至,离卦则映照夏至。”
k其中蕴含着天地阴阳的流转之妙。”
说罢,他将折扇轻轻扫过宇道胸前。
刹那间,宇道衣袖的纽扣像是被激活了一般,缓缓渗出柔和的微光。
与此同时,之前由灵泉化作的三百六十五条银丝。
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与纽扣上的微光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在这共鸣之中,一幅《周易参同契》的炼丹图谱,如同梦幻般缓缓浮现出来。
图谱上的线条与符号闪烁不定,仿佛在诉说着古老丹道的奥秘。
孙启迪目光如炬,盯着宇道,继续说道:
“你方才提到阴爻缺口是转机。”
“那你可曾想过,此观点与丹道中‘药产神知’的玄关有着紧密的暗合之处?”
宇道听闻此言,瞳孔骤然紧缩,脑海中如同一道惊雷炸响,思绪开始疯狂运转。
他低头沉思,试图将自己先前的想法与孙启迪所提及的丹道玄关联系起来。
仿佛触碰到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认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