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海森堡里薛定谔的猫
第356章 齐聚沪上,信仰大会(第2页)
英吉利、法兰西等老牌列强,自恃在全球的经济与军事影响力。
认为会议应在他们的本土举行,以彰显其主导地位。
美力监则凭借新兴的强大国力,企图通过承办会议在国际事务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沙俄虽在国力上稍逊一筹,但也妄图借举办会议,稳固其在东欧和亚洲北部的势力范围。
各方僵持不下之时,目光逐渐聚焦到了大清的沪上。
一方面,沪上遍布各国租界,这使得各国代表在参会时都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他们不必担忧人身安全与利益受损。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华夏被视为神弃之地。
刚好规避掉了信仰冲突,更不用比较谁家信仰体系更加强大。
筹备期间,沪上处处洋溢着紧张又忙碌的气氛。
城门口,各国使者和代表们陆续抵达,他们衣着各异,神态间或庄重、或好奇。
大清官府倾尽全力,安排着会议场地、住宿和安保。
昔日繁华的商业街道被精心装点,飘扬着象征人类阵营团结的旗帜。
城中的酒楼客栈,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意高峰。
在筹备会议的紧锣密鼓中,沪上专门设立了人类阵营领事馆。
这片新建的领事馆区,位于租界与华界的交界地带。
像是一座沟通各方的桥梁,又似一个微妙的权力缓冲区域。
领事馆由一座欧式风格的主楼,和几座附属建筑构成。
外观气势恢宏,高大的石柱、精美的雕花,无不彰显着它的特殊地位。
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来自各个参会国家。
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办公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