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海森堡里薛定谔的猫
第353章 机械入体,超凡脱俗,机圣教会(第2页)
在政治层面,德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机圣会”提供庇护。
当“机圣会”在大清国内遭遇保守势力的打压和西方列强的破坏时。
德意志凭借自身的国际地位,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
要求其保障“机圣会”的合法权益。
这种支持并非毫无私心,德意志深知。
大清广袤的土地与庞大的人口,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与“机圣会”的深度合作。
他们期望能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上,稳稳扎根,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德意志迫切希望开拓大清市场。
其先进的蒸汽机械产品,从精密的纺织机械到高效的动力引擎。
若能大量涌入大清,将为德意志工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利润。
他们设想,一旦大清的工厂、商行广泛采用德国机械。
不仅能促进德意志蒸汽机械制造业的持续繁荣。
还能借此掌控大清工业发展的命脉,使其在经济上对德意志产生依赖。
精神文化领域同样是德意志看重的关键。
将“机械之神”的信仰传播至大清,意味着在这片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地上,播下新的精神种子。
德意志渴望通过“机圣会”,让更多大清民众接受“机械之神”。
进而形成一种跨地域的信仰共同体。
如此一来,德意志便能巩固自己在新兴机械信仰领域的引领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起独特的信仰体系硬实力。
然而,这一合作触动了大清国内部分势力的利益。
一些买办主义,长期依赖与西方列强的传统贸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