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2页)

 可以说是扼守咽喉的险要之地。

 历史上,曹操在迎回刘协之后,便在华阴县城和风陵渡之间建了一座潼关,用来阻挡关中叛军。

 张新若是从蒲板渡河,他还能有三道防线。

 蒲板津是第一道。

 过了蒲板津,张新还得想办法南渡渭水,这是第二道。

 渡过渭水之后,还需攻下郑县,然后才能进军长安。

 华阴若在,即使丢了蒲板,段煨也能与董旻合力,在渭水设防,阻拦张新。

 华阴一失,不仅董旻失去了继续驻守蒲板的意义,就连渭水也没有了设防的必要。

 正是因为华阴如此重要,董卓才将段煨派到此地镇守。

 段煨是号称‘凉州三明’之一,故太尉段颎(jiong)的弟弟。

 他与董卓麾下的其他将领不同,为人仁厚,爱民如子,手下的士卒从来没有劫掠过百姓。

 算是西凉军中的一股清流。

 董卓知道自己不得人心,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才将段煨派到华阴驻守,希望能够安抚当地大族。

 可没想到,那些大族还是反了!

 如今他只剩下郑县这一道防线了。

 “士族......士族!”

 董卓在堂内来回踱步,十分焦躁。

 过了一会,左右来报。

 “相国!杨彪早在正月初三的时候,就以回乡祭祖的名义,带着他儿子杨修跑了!”

 “什么!”

 董卓气得哇哇大叫,拔出腰间佩剑在堂内乱砍,毁坏了不少器具。

 左右噤若寒蝉,生怕他一个手滑,就把自己给剁了。

 发泄了好一会儿,董卓才喘着粗气冷静下来。

 “去,传令牛辅,让他别在家里蹲着了,给老子好好查查,这段时间都有什么人和杨彪来往,统统给我捕了!”

 董卓心中思绪飞快,“再召叔颍回京坐镇,令董璜、樊稠调集五千大军过来,我要亲自去夺回华阴!”

 以董旻之才,想必不会是张新的对手。

 既然如此,董卓也只能亲自上了。

 华阴不容有失!

 现在张新麾下的士卒,只有万余白波黄巾,与华阴大族的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