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诸侯会盟

第261章 诸侯会盟

 (这两章不好分,一起发,4300字)

 鲍信素与曹操交好,深服曹操之能。

 原本他觉得,想要指挥诸侯联军打败董卓,只有曹操才有这个能力。

 但现在张新来了,他又觉得......

 好像张新确实是要靠谱一点哈。

 于是他便赞同了曹操的意见。

 二人说完,众诸侯无人应答。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王匡左右扫视,起身说道:“我以为,袁公本初四世三公,名门之后,又是天下楷模,可为盟主。”

 今日在场的有三个‘袁公’,王匡作为袁绍的头号狗腿,不敢直呼其名,便以‘袁公本初’代替。

 “公节之言有理。”山阳太守袁遗连忙表态。

 都是老袁家的人,他自然要帮着袁绍。

 “是啊是啊。”

 桥瑁紧随其后。

 见王匡、袁遗、桥瑁三人表态,张邈、刘岱、孔伷等党人诸侯也纷纷附和。

 韩馥低眉不语。

 袁术垮起个批脸。

 我不是四世三公啊?

 我到底是不是四世三公啊?

 除开张新、袁绍两个当事人,以及没有表态的韩馥、袁术。

 其余九个人中,推举张新做盟主的有两个,袁绍七个。

 “诸君且听我言。”

 曹操沉声道:“董卓身经百战,乃西凉宿将也,如今更是坐拥精锐十余万。”

 “我等义军虽然兵多,但却不精,需得名将统帅,方能与之相抗。”

 曹操环顾四周,“若论战场统帅,在场诸君,谁人能出宣威侯之右?”

 “这......”

 众诸侯一时无言。

 袁绍闻言微微色变。

 曹阿瞒!

 你啥时候和那个反贼玩一块去了?

 “阿瞒言之有理。”

 站在袁绍身后的许攸突然开口道。

 袁绍不可置信的看向许攸。

 你也叛变了?

 “但是......”

 许攸给了袁绍一个放心的眼神,微微一笑。

 “袁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

 许攸侃侃而谈,“若以本初为盟主,振臂一呼,则天下豪杰志士必来归附,雒阳之内,亦可号召百官公卿响应。”

 “如此,事半功倍,大事可成矣!”

 “是啊是啊。”

 王匡等诸侯连忙表示赞同。

 “子远此言大谬!”

 曹操据理力争,“击败董卓,靠的是详略得当,靠的是精兵猛将,名望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否则我等何至于被那董卓赶出雒阳?”

 此言一出,在场诸侯一片哗然。

 在场之人大半都是董卓放出来的,曹操这话简直是在打他们的脸。

 偏偏这个又是事实,他们无法反驳。

 “现在的小黑胖子,确实是个汉室忠臣。”

 张新饶有兴致的看着曹操舌战群雄,心中暗道:“可惜,他还没看出袁绍等人的不臣之心。”

 “阿瞒你又急,我有说宣威侯不行吗?”

 许攸连忙打了个圆场,看向张新,“宣威侯虽然年轻了点,但确实能能征善战,依在下之见,宣威侯可为副盟主。”

 “日后进军之事,皆由本初与宣威侯商议之后,再行下令,如何?”

 袁绍皱眉,看向许攸。

 你怎么让他做副盟主?这不是分我的权么?

 许攸看着他: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你不拉拢一下?

 咱们这边就他能打,万一人家觉得委屈,跑到对面去咋办?

 袁绍点点头。

 也是。

 众诸侯交换了一番眼神,同意了许攸的建议。

 只要盟主是党人就行。

 盟主与副盟主,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是天差地别。

 打赢了,功劳是盟主的,副盟主得往后靠。

 打输了,第一个背锅的就是副盟主。

 让张新做副盟主,既能拉拢一个打手,又能多一个背锅的,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无奈,只能将目光投向张新。

 “宣威侯以为如何?”

 “我没意见。”

 张新微微一笑。

 众诸侯闻言松了口气。

 他们最怕的就是张新年轻气盛,非要来争盟主之位。

 给他吧,这不可能。

 不给,又怕他带兵跑了。

 若是跑回青州也就算了,可若是跑到董卓那边去,那可真就完犊子了。

 “不过......”

 张新话锋一转,看向袁绍,“我没记错的话,本初兄现在的官职,是渤海太守吧?”

 “是。”袁绍顿感不妙。

 袁遗察觉到张新想拿官职说事,忙道:“诸侯会盟,各举义兵,我等皆是为国家效力,无有高下之分。”

 “伯业之言有理。”

 张新心中冷笑,嘴上却道:“然我身为大汉上卿,却要听命于一郡太守,如此似乎不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