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黄巾再来

想要迫降河北黄巾,只有平原一城自然不行。

 东边的安德也要拿下。

 安德紧邻黄河,拿下这里,不仅可以给河北黄巾压力,拓展张新的战略纵深,还能给太史慈的水军,找一个驻扎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缩短水军所需要封锁的水道长度,一举四得。

 毕竟太史慈只有千余水军,从平原到入海口的水道有三百余里,这么点人根本无法完全封锁。

 能缩短一些是一些。

 不过,张新现在的兵力不足,只能先以守城为主,等援军来后再做打算。

 凡守城、必守野。

 否则敌军一拥而上,将城池团团围住,对守军的心理将是极大的压迫。

 城外有个营寨,无论对营中守军还是城中守军来说,都有一种‘我们有援军’的心理安慰。

 而攻城方也需要兵分两路,以防夹击。

 这样一来,压力就被大大的分散了。

 张新想了想,令高顺为主,朱灵、乐进为辅,领一千有装备的河内兵,在城北五里处下寨。

 其实在城南下寨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互为犄角,又能防止高唐黄巾渡河,与河北黄巾汇合。

 但考虑到张牛角的骑兵是从北边来的,因此张新将大营放在城北,方便接应。

 其余的兵马全部召进城内。

 没有装备的河内兵,放在城外就是找死,还不如让他们进城搬运物资,协助守城。

 而黄巾旧部都是骑兵,若是放在城外,敌军把大营一围,很难出击。

 平原城是郡治,城大,有四门。

 骑兵放在城内,需要出击时就方便许多。

 做完这些安排,张新又传令给平原太守,命他尽量搞些铁来,打造一些兵器。

 铠甲暂时是别想了,但武器还是可以弄一些的。

 一个矛头也就用三四两铁,一千三百杆长矛,只要五百来斤铁而已。

 也就四分之一吨。

 府库里出一些,城中大户家中再征调一些,基本就够了。

 至于制矛用的木杆,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城里房子多的是,随便拆一根大梁,都够做十几根了。

 这样赶制出来的长矛,或许质量未必好,但手中有武器和没武器,完全是两码事。

 即使是块石头,用得好了也能杀人。